化学制药:继续看好低估值行业龙头 逐步布局成长股
行业要闻
1.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2.卫计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
3.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我省基本药物制度有关要求的通知》
4.再鼎医药完成3000万美元C轮融资
公司公告
1.海辰药业发布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加35%-40%
2.博腾股份发布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1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25%-40%
3.亿帆医药收到核准非公开发行股票批文
4.华海药业获得重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眼用注射液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
5.华仁药业15%复合氨基酸注射液(17AA)获得临床试验批件
市场行情回顾
近5个交易日内沪深300指数下跌1.49%,申万一级行业呈现出涨跌互现的格局,钢铁和建材等周期性行业领涨,食品饮料和家用电器等行业跌幅居前。医药生物行业下跌0.51%,跑赢沪深300指数。子行业涨多跌少,但涨跌幅均不大。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行业涨幅居前,化学制药小幅下跌0.33%。截至7月4日,申万医药生物行业市盈率(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39.56倍,化学制药行业市盈率为40.16倍;相对于全体A股(剔除银行股)市盈率的溢价率分别为41.49%和43.63%,估值和溢价率相比于上周均略有下降。个股涨跌幅方面,富祥股份、普利制药和华海药业涨幅居前;博腾股份、金达威和华润双鹤领跌。
投资策略
近5个交易日内市场未能延续前期的上升态势,白马股和前期出现反弹的中小市值个股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半年报业绩不及预期的个股跌幅较大。在政策方面,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全面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按病种付费将特定诊疗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包干,医保基金据此支付,结余归医院,超支不补,再结合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实际上将药品变为了医院的成本。医院有动力去选择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的药品,提高自身盈利水平,有利于国产优质仿制药企业的产品实现进口替代。由于临近半年报披露期,我们建议投资者依然应当以业绩作为出发点进行标的选择,一方面继续关注估值处于历史均值附近,基本面扎实,内生性增长动力充足,能够受益于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和政策(一致性评价、医保药品支付标准按通用名制定等),未来业绩确定性高的行业龙头公司,推荐华东医药(000963)、华润双鹤(600062)和现代制药(600420)。对于成长性较好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仍然值得进行长线布局,继续推荐受益于二线产品纳入新版医保目录及新一轮招标开启的恩华药业(002262)。在中小市值个股方面,我们建议首选具有业绩支撑及成长性的品种,推荐千红制药(002550)(胰激肽原酶和复方消化酶快速成长;受益于肝素原料药提价)和京新药业(002020)(核心品种稳健增长,市场空间大;半年度利润预增20-30%)。
风险提示:药品招标之中降价幅度较大;一致性评价进度低于预期;原料药价格上涨趋势难以持续。
您是不是对行业板块,概念板块,地区板块,全部都一知半解?不需要担心,不需要迷茫,产业掘金【微信号:zqzxcyjj88】将会用最简单的形式概述热点,整理热点!来!立即拿起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关注,更多市场热点中午12点准时发布。
华东医药:利拉鲁肽仿制品种的深度分析
华东医药 000963
研究机构:招商证券 分析师:吴斌 撰写日期:2017-06-13
利拉鲁肽的受让,一方面丰富了华东医药的在研管线,为公司的糖尿病业务添砖加瓦,另一方面,也将使市场逐渐认识到华东医药目前的新药研发模式(依靠体外的新药研究院和参股的九源基因等)有利于节省研发费用。总体而言,有助于提升公司估值。
华东医药是我们在2017年2季度投资策略和下半年投资策略中的首推品种之一,我们继续看好阿卡波糖加快进口替代、免疫抑制剂受益医保报销适应症增加、百令胶囊在OTC和基层开始放量;公司研发管线还有1,1类新药迈华替尼、DPP-4抑制剂等重磅品种。预计公司17-19年归母净利润增速为29%,24%和22%,当前市值对应17pe估值26倍,是当前医药市场上少有的PEG≤1的标的,安全边际明确,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
华润双鹤:多项业务齐头并进 外延式发展值得期待
华润双鹤 600062
研究机构:渤海证券 分析师:任宪功 撰写日期:2017-05-12
投资要点:
华润集团医药板块化学药平台支柱企业,涉足多个领域。
公司是华润集团医药板块化学药平台支柱企业,目前已经搭建了慢病普药业务、专科业务和输液业务三大业务平台。主要产品聚焦在输液、心脑血管、内分泌、儿科和肾科等领域。近年来公司非输液业务销售收入和毛利占比逐渐提升,有效弥补了输液业务景气度下降对于业绩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了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公司的收入和利润结构已经发生了质变。
用药品种齐全,慢病业务根基深厚。
慢病业务平台目前是公司规模最大的业务平台,产品主要集中在降压、降糖、降脂领域,逐步形成了慢病药物产品群。在降压领域目前已经形成了全品类降压产品线:降压0号是基药中服药人数最多的复方降压制剂产品,未来销售额仍有望维持稳定增长趋势;压适达通过FDA 认证,品质优良,在药品采购招标中按质量进行分组时具有优势,能够较好维护价格体系,未来有望实现进口替代;复穗悦纳入新版医保目录后有望快速增长。降糖药糖适平主动进行渠道下沉,销量稳步提升。降脂药物匹伐他汀近年来销量快速增长,公司产品的市场份额也较大,本次进入全国医保目录之后,凭借其较高的临床价值和药物经济学优势,匹伐他汀有望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未来数年将迎来高速增长。
专科业务平台初具规模,儿科肾科有望高速成长。
公司在儿科用药领域的主要为珂立苏和小儿氨基酸注射液。受益于我国人口出生率出现回升,珂立苏2016年销售收入增速为43%,儿科用药整体销售额增速为18%,今年1季度儿科用药销售收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随着我国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和1985-1992年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婚育年龄,预计未来数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将持续回升,助推儿科用药市场成长,珂立苏等儿科用药有望持续受益。肾科产品市场空间巨大,由于生产基地搬迁,2016年腹膜透析液的供货出现了短缺,对销售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随着生产的正常化,未来市场将逐步恢复,公司有望分享市场规模扩大带来的红利。
输液业务见底,包材结构调整推动业绩回升。
近年来出台的限抗限输政策使得输液行业的增速持续下滑;医保控费、二次议价的实施也使得输液产品特别是塑瓶的价格持续下降。公司主动进行包材结构调整,压缩低毛利塑瓶的销售规模,提高高毛利的直软和软袋的销售比例。2016年软袋(含直立式)销量同比增长11%,占比已经达到50%,带动输液业务毛利率回升至近3年来的最好水平。公司积极推动输液产品创新,率先推出了新一代输液产品内封式聚丙烯输液(BFS),目前BFS 输液已经收录进入中国输液安全专家共识,有利于该产品在医疗机构特别是高等级医院的销售推广。在产能方面,2017将增加两条BFS 生产线,产能将达到1.2亿瓶/年。此外该产 品目前已经完成11个省份的准入,但执行进度较慢。我们认为随着新一轮药品招标采购的逐步进行和落实,BFS 输液的销售额有望稳步提升,公司输液板块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改善。
并购整合加速,外延式发展值得期待。
2015年起,公司并购活动明显提速,进行了多项规模较大并购,分别购买了华润赛科100%股权、济南利民60%股权和海南中化100%股权。在并购的品种上,公司一方面继续巩固原有慢病用药领域的优势,同时积极进入新的市场,扩大了公司化药产品的治疗领域。未来公司计划围绕“1+1+6”领域规划,以产品、技术获取为核心积极开展外延扩张,进一步优化、补充丰富公司现有心脑血管、内分泌、儿科、肾科等领域的产品线,还将重点关注精神/神经、麻醉镇痛、呼吸等领域的并购机会。公司未来将形成内生+外延双轮驱动的成长模式,进一步提升公司长期增长动力。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在非输液业务方面,公司多个产品如匹伐他汀、珂立苏等未来成长空间巨大,降压0号,压适达等产品也能够维持稳定增长;输液业务方面,通过包材结构调整,其盈利能力也在逐步改善;公司外延式发展预期强烈。近年来公司的收入和利润结构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非输液业务收入和毛利占比明显提升,公司未来业绩的稳定性和成长性将进一步增强。在估值方面,近5年来公司的平均市盈率(TTM)在20倍左右,我们认为由于公司目前业务类型已经发生质变,目前的估值区间相比起之前应当有所提升。与可比公司进行对比,公司的估值也偏低。我们预测公司2017-2019年EPS 分别为1.19元、1.35元和1.55元,给予25倍市盈率,目标价为29.75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中标价出现下滑;限抗限输政策导致输液使用量继续下降;软袋输液价格下降;潜力药品和BFS 输液未来销售收入增速低于预期;外延式发展进度缓慢。
现代制药:子公司经营持续改善 全年高增长确定性强
现代制药 600420
研究机构:国信证券 分析师:江维娜 撰写日期:2017-06-02
国信观点:
经了解,公司基本面并无重大变化,昨日股价错杀。公司下属各子公司经营持续改善,全年业绩高增长确定性强,当前股价对应17年PE仅21x,估值便宜,推荐买入。
我们在4月9日外发公司深度报告《新起点、新征程》(http://dwz.cn/5IL5Lx)中:1)比较了国药、上药、华润三大医药集团的医药商业和工业经营数据,并比较三大医药集团的工商业协同情况,认为国药集团在去年完成资产重组后工商业协同一体化的条件更为成熟,后续有望看到改进的成果落地;2)梳理了整合后的现代制药各子公司业务情况,认为不同子公司间在产业链上存在整合空间,随着大股东的更替及后续有望推进的混改实施,机制理顺后,管理改善空间巨大;3)详细拆分了公司业绩,我们测算17年公司有较大概率实现8亿元以上的业绩,尽管此前市场对此有一定分歧,但从一季报情况来看,我们的预测正在逐步兑现。关于17年业绩巨大弹性的来源见报告正文。
尽管市场对公司现有的以抗生素中间体、原料药及制剂为主的产品线预期不高,我们认为在医药行业大洗牌的当下,整合后的现代制药恰恰具备生产(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质量(公司目前有60多个品种正在进行一致性评价,大股东医工院在制剂技术方面国内领先)、渠道(国药集团拥有国内最大的医药分销网络和零售药店网络)等方面的优势。一致性评价促使行业产能出清后,公司作为龙头企业之一,将直接受益集中度的提升。而除抗生素外,公司也拥有包括硝苯地平控释片、尿促卵泡素等盈利能力较强的品种;同时在内生加强研发,及外延并购辅助下,未来有望不断补充和打造全新的有竞争力的制剂产品线。
我们认为公司在去年完成重组后成为国药集团下属唯一化药工业平台,肩负国药集团化药工业重整腾飞的使命,目前在新的起点上,正强力推进业务整合,迎来全新的发展阶段,新化药龙头企业正在崛起。预测公司17-19年净利润为8.43/9.93/11.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17年PE仅21x,估值便宜,推荐买入。
恩华药业:国内CNS药物龙头 市场空间与发展潜力佳
恩华药业 002262
研究机构:爱建证券 分析师:侯佳林 撰写日期:2017-05-18
报告主要结论
本报告对恩华药业产品线及在研潜力品种进行了分析,我们认为,公司老产品有望保持平稳增长,新产品受益于新一轮集中招标,为公司发展提供新的推动力。公司所处精麻药物领域本身政策、销售壁垒较高,更重要的是公司具备较强的产品研发能力、产品组合拓展能力、营销能力,正确的发展战略,以及优秀的管理层,这些是能够推动公司长久稳定发展的内在核心壁垒。
公司具备长期稳定成长基因:外在壁垒+内在核心竞争力,是长期稳定发展的双引擎
通过对国际中枢神经巨头强生公司、大冢制药、灵北制药的产品及公司发展历程,以及国内恒瑞医药、人福医药麻醉类产产品崛起的过程,我们认为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产品集群组合能力、产品销售能力以及正确的发展战略、优秀的管理层是CNS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已具备这些关键要素,未来发展可期。
老产品线有望保持稳健发展,新产品提供发展新动力
公司是国内CNS药物龙头,其中主力产品咪达唑仑、依托咪酯等老产品公司市场份额优势明显,竞争格局较好,有望保持目前稳定增长水平。新产品方面,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度洛西汀、阿立哌唑市场潜力较大,有望进入更多省市医保目录,快速放量。新产品普遍毛利水平高于老产品,随着新老产品顺利平稳更迭,公司有望进入新一轮高速成长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内CNS药物领域龙头,我们认为该领域生产、销售壁垒较高,同时公司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产品集群组合能力、产品销售能力以及正确的发展战略、优秀的管理层,这些将为公司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双保险、双引擎。我们预计公司2017-2019年EPS为0.38、0.47、0.57元,同比分别增长22.74%、23.88%、23.03%,对应估值分别为36X、29X、23X,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维持“推荐”的评级。
风险提示
招标降价幅度大于预期、新产品销售进度低于预期、在研产品获批进展延后。
千红制药:主力品种潜力巨大 业绩有望迎来拐点
千红制药 002550
研究机构:渤海证券 分析师:任宪功 撰写日期:2017-06-08
胰激肽原酶前景广阔,新一轮增长值得期待。
胰激肽原酶为公司活性酶系列之中的主导产品,是糖尿病并发症领域的常用药品。胰激肽原酶被列入多项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认同度高,并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与竞品相比在临床地位、给药方式和费用上均有一定的优势。公司在胰肽激原酶市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市场份额在80%以上。我们测算胰激肽原酶潜在的市场规模至少在20 亿元左右,未来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在2016 年的药品招标之中,为了维护价格体系,公司主动进行了规格转换,影响到了短期的增长,但从近期的招标结果来看,价格体系得到了较好得维护。伴随着传统市场销量的恢复和新市场的开拓,在本轮招标完成后,我们认为怡开在未来有望重新进入增长通道。
复方消化酶成长迅速,有望成为活性酶系列中新的大品种。
在公司的活性酶系列产品之中,另一个潜力品种是复方消化酶胶囊(II)。该产品是处方药和OTC 双跨品种,主要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目前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的胃动力药物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40 亿元,该产品未来潜力巨大。2015 年和2016 年,该品种的增速都在50%以上,公司一方面继续加强在医院推广,另一方面积极组建OTC 市场的营销团队,在两个市场的双轮驱动之下,该品种未来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速。
肝素原料药出现回暖,迎来量价齐升。
自2015 年起,肝素原料药的价格走出了前期的谷底,出现了回暖。另一方面,我国的肝素出口量在2010 年达到114 吨的峰值之后,连续4 年出现下滑,而同期全球肝素市场的需求仍在增长,下游厂家在消化掉前期积累的库存后重新进入补库存阶段,因此推动肝素原料药出口量持续攀升。近年来公司每亿单位原料药毛利额稳定,目前公司肝素原料药扩产项目已经完成,产能在扩产后能够达到55000 亿单位。总体来看,未来公司肝素原料药产品有望迎来量价齐升。
肝素注射液需求稳定,低分子肝素将逐渐放量。
肝素钠注射液在样本医院的销售额近年来维持在1 亿元左右,其中公司的市场份额最大,2016 年为31.96%,未来市场规模有望保持稳定。目前低分子肝素制剂已占据肝素类药品市场的主导地位,其中依诺肝素市场份额较大。国内市场上,2016 年依诺肝素在样本医院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2.67 亿元,原研产品的市场份额在90%以上。公司的依诺肝素于2015 年获批上市,同时恰逢新一轮药品招标开启,截至目前,公司的依诺肝素已经通过了天津、广西、河北等10 个省份的招标。另一个重要产品达肝素钠也已经于2016 年获批上市,目前已经在福建、广西、宁夏和四川4 个省份中标。对于依诺肝素,公司采用自营模式,利用现有营销渠道和资源,销售人员也可以与原有产品共线使用,尽快拓展医院市场。总体来看,2017 年这两个产品仍处于销售推广和市场铺垫的阶段,随着新一轮药品招标逐渐落地,未来这两个产品将逐步放量。
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并计划开展股权激励,有助于长期发展。
除了继续深耕传统的活性酶和肝素领域之外,公司先后设立了江苏众红生物工程创药研究院、江苏晶红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常州英诺升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生物大分子药物和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食品安全监测试剂研发销售,靶向小分子抗癌药物研发。通过培育,以上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业绩新的增长点。公司已经完成了股票回购,计划于下半年进行股权激励。股权激励的实施有助于确保管理团队和技术骨干团队的稳定, 提高公司员工的凝聚力,有利于公司长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对于公司未来业绩的提升意义重大。
我们认为公司各项业务未来均有看点。胰激肽原酶前景广阔,公司产品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未来有望重新进入增长通道;复方消化酶虽然基数较低,但近年来增速较快,有望成为活性酶系列产品之中的另一个大品种;肝素原料药市场出现回暖,公司产能充足,有望迎来量价齐升;依诺肝素和达肝素钠的陆续上市也将成为公司肝素制剂领域新的增长点。我们预计公司2017-2019 年EPS分别为0.20 元、0.25 元和0.30 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中标价继续出现下滑;肝素原料药价格上涨幅度不及预期;新产品推广速度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