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乱世黄金,盛世古董!素有小古董之称的奢侈品,凭借其相对稀有性,增值属性,价值评估相较古董更加直观,变现较古董容易,奢侈品成为全球高净值人群资产保值的必备选择;
古董是专业玩家的游戏圈,奢侈品是高净值人群的跑马场;古董买错了可能就是一堆土,但奢侈品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从奢侈公司的高端限售预售订购流程,到第三方专业鉴定机构,从下单到拿货,整个流程没有半年也得3个月;
据统计数据看全球高净值人群的资产中奢侈品的配置比例一般在5%左右;
但2022年奢侈品也出现大变局:劳力士绿金迪从巅峰时期的120万元降到现在50万元,直接跌去了70万,差不多二线城市一套房的首付了。
劳力士价格大跌
奢侈品历来强调的保值增值功能还在嘛?是正常回调,还是真正开启下跌潮?全球资产变局是否到来?
这两日任正飞在公司内部发表题为《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的讲话。任正非的热搜度直线飙升!
一时间整个资本圈,各头部企业,从经济学者到企业高管再到我们这些吃瓜的打工人,无一不被这番言论所吸引。
为什么大家这么关注任总的言论。他敢于领军华为,直面对抗美国的打压,在大家心中的份量自不必说;
今年疫情以来,国内经济的寒风已然吹过大家的心头,企业利润下滑,裁员降薪,工作机会竞争加剧等;大家都切身感受到经济的寒冬。此时对任总的言论感受就更深了;
虽然自5月大规模疫情结束后,房地产救市、银行降息、产业政策支持、税收减免、M2货币持续增加等一系列措施,但经济恢复依旧缓慢,中国二季度GDP数据同比仅增长0.4%;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制造业PMI为49.0%,较前值下降1.2个百分点,再次掉入收缩区间;
整个讲话内容很丰富也很长,核心就是活下来,企业要由追求规模到追求利润和现金流。
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现金为王一直是不变的真理;
任总预期未来3-5年,全球都缺少有效的增长点,全球经济会陷入持续衰退中。
求生存要活下来,那么华为的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
在继京东、阿里巴巴业务收缩、降本增效大裁员后,二季度腾讯砍掉了大量非核心、边缘性质的业务,收紧营销开支;腾讯在上半年砍掉了10多条业务线,腾讯看点和运营近23年的搜狗地图也在砍业之列;二季度腾讯利润186亿,同比去年大跌56%;
腾讯砍掉的业务线
如今的华为,也要走上非核心业务收缩这一条道路;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企业试错的成本与代价太大,企业扩张的脚步必然停下;
今年上半年,华为销售收入共计3016亿元,同比减少5.87%,净利润150.8亿元,同比下滑51.97%。
华为
要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不可避免,预计华为也将开启新一轮降本增效以及伴随的裁员潮;
裁员大潮
中国互联网头部企业尚且面临如此艰难的局面,占据中国经济半壁江山的房地产企业更是处在巨风之中,其余企业的生存现状可想而知;
作为对资本较为敏感的奢侈品行业,也更加能反应如今的经济现状。
作为奢侈品代表的劳力士,在经过年初的一轮下跌后,如今又开启第二次下跌;说好的回调,说好的买入机会,不知又套牢多少人。
劳力士绿金迪从巅峰时期的120万元降到现在的50万元
百达翡丽鹦鹉螺5711A从140万元的高点下滑到100万元左右
劳力士宇宙计型迪通拿在店里的价格是32.5万,比起3月的价格,跌去了35%
上海某位表商,2月底的时候压了一批热门款,6月初物流恢复,感觉行情有点回暖,便压货惜售,结果没有等来回暖,反而等来了行情的又一轮下跌。
“上周要是全部清了,可能就亏个500来万,现在多等了一周,要亏近700万。
奢侈品并非生活必需品,当经济下行时,新的购买需求就难以出现;旧的投资者又面临资产增值保值预期弱化,市场抛售必然会带来价格的崩盘。
同理企业为什么二季度业季跌得这么猛,一方面是由于在疫情初期,从美洲到欧洲再到亚洲,全球主要经济体都面临着疫情下,经济急剧衰退的预期;
全球开始货币大放水
。
为防止经济衰退,美国投放了4万亿美元救市,欧洲也投放了2万多亿欧元,
中日韩也是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虽然没有直接向市场投放货币,疫情初期中国有效的防疫措施,使中国成为唯一避开疫情的区域,导致全球的需求涌入中国。
中国产业为满足全球需求不断扩大产能
,浙江广东等传统出口大省很多企业更是三班轮导生产,部分月份出口额同比增长达到150%。在疫情后期,全球需求回落,叠加中国今年初疫情影响较大,部分国际需求又转移到东南亚,疫情期间大量投资扩大的产能,如今却没有订单了;
同时中国在疫情期间为支持生产扩产M2投放量也从疫情初期不到20万亿元,快速增加到25万亿
全球货币资金流动性大增,欧美政府送钱策略下,开启买买买,作为保值增值效果较好的奢侈品同样开启大幅上涨行情;
疫情期快速上涨的行情,透支了未来的空间;无论是奢侈品还是国内的企业,面临同样的境地;企业的困境要更大一些;2015年国内经济就出现滞涨,产能过剩,国家提出供给侧改革,提出制造业强国策略,优化产业结构,加速高新科技的发展;
但疫情的突然到来,欧美等国家的强势打压,打乱了中国科技强国之路;
如今中国的三驾马车都不同程度受阻,中国目前也不可能像08大放水再投4万亿来加大房地产基建投资,全球通胀背景下,中国经济不能承受大幅通胀压力,中国百姓也难以承受;
像2018年货币棚改再次展开房地产救市呢?房地产作为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对中国经济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再次的棚改化,必然加剧中国社会矛盾,房价居高不下已然影响企业的生产,居民的生活;同时也会进一步透支社会消费能力,对未来经济增长带来更大压力。
中国出口在2015年就出现下滑,一方面是全球需求进入相对饱和的阶段,快速增长的国际市场需求已不复存在,国内产能出现过剩;中国增长的人力成本和国际的竞争环境,部分企业产业链开始转向越南等东南亚成本更低区域。
中国想在国际高新技术产品上提升国际市场份额,扩大国内出口产能,但技术上又面对打压,短期内难以突破国际现有的供应格局,那么中国的出口生意增长空间也相对有限;
中国出口增速
投资出口都不行,那中国经济还能靠谁呢?消费嘛,中国的中产家庭大多数都被房子掏空,房贷车贷孩子老人,敢花钱的真不是很多!
没买房的人可能正在存钱,打算去买房!真正的打工人,一日三餐,这高房租再加水电就占去了一半的工资,哪还有钱消费呢!
靠真正的有钱人来消费嘛,但他们也难以拉动中国这么大的体量啊;
况且有钱人的消费更多是在资产的增值保值上,就像奢侈品市场一样,他们大多是用来投资保值的;买劳力士的人会戴嘛,买得越多的人越不戴!他们真正的消费很少;
这一轮全球资产下跌,最早从虚拟资产比特币开始,比特币从疫情初期的6000美元疯涨到2021年最高位62000美元,2022年已从历史高位跌至20000美元;
然后开始全球股市下跌潮,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一季度暴跌30%;中国上证指数从15年高位下来后,一直处于低位盘整状态,年初跌幅也达到15%左右。
5月国际大宗商品开启下跌潮,作为和工业联系最紧密的伦墩铜每吨价格从10500美元跌到7000美元,跌幅也达到30%;国际棉花期货市场跌幅更是达到40%;
国际资产的下跌,从从资本到国际大宗实物商品已完成了一轮下跌;
国内企业二季度财报同样大跌,在经历近一段时间的盘整后;如果经济不能有效恢复,
企业继续业务收缩,再次迎来大裁员潮的话,那么资产会不会出现奢侈品的二次加速下跌呢?
下一次大幅下跌的资产会不会是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