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任正非:不让吃肉的行为都是在耍流氓,换套模式员工主动拼命干-公司让员工入股愚蠢

很多企业因薪酬模式使老板和员工冲突不断

员工认为的薪酬:

薪酬是我该得的,不管老板发多少,一定只会少发,不会多发

给多少钱,就干多少活

是工作积极性的来源

物价在上涨,加薪也是应该的

老板认为的薪酬:

是资本也是成本

企业一定不能亏本,所以要想方设法让员工剩余价值得以发挥

如果在员工创造了更多利润的前提下加薪,老板是愿意的,如果跟以前做的一样,企业成本越来越高,到时又该如何生存?

案例:

小王前几天辞职了,原因就是因为公司对多劳者“一视同仁”,你干多干少一个样,留在公司干嘛,等着过年吗?在这家公司只待了三个月。

小王也不是没有反抗过,“我经常跟领导提,我实在太忙,忙不过来,领导安排的任务根本就没时间做。可是领导就是安排给我,说能者多劳嘛!我以为领导不说多劳多得是为了照顾其他人的面子,没想到,根本没有多得这一说。”

原来,领导之所以让他多做,因为其他同事都是领导的老同事、老下属了,早就跟泥鳅一样滑不溜秋的,根本不好好配合领导。

结果大家居然形成了一种默契,欺负新人,让新人多做!新人嘛,就该多干活,涨经验!但是分钱的时候,大家一样。

如果不是财务老大姐跟他说“干活儿悠着点,你老傻干活,怎么加班总是你自己?大家钱都一样。”小王可能会一直蒙在鼓里。

小王找领导理论过,领导也说考虑多给他加点,但是等待他的就是有难度的工作,好做的工作都让老人挑走了。

领导又一次临时给小王加工作时,小王终于爆发了,大声吼道:“

你凭什么总把工作加给我?看我老实人好欺负是不?我不干了!

欺负老实人,你还上瘾了不是?管理者需要反思啊,一碗水端平很重要!

毫无疑问,管理者的这种做法只会把老实人、优秀的人、年轻人都逼走,谁愿意多干活没回报啊?

所以,要从根本上杜绝这种愚蠢的分配制度。

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个原则:多劳多得。

一、绩效考核制度抓起

不管是谁,一律都在考核范围之内,部门员工的工资必须由财务人员核算,绩效奖金方面必须由员工本人签字,每一项工作和奖金必须一一对应,不能干了活儿,没有奖金!只要个人觉得不符的,可越级申诉,给员工申诉的权利。

二、绩效奖金公开公正

很多部门的管理者不是小团体主义吗?好,我就定制度,所有的绩效奖金、工资必须公开透明,你想搞暗箱操作,你想欺负新人多干活你们老人分利益,门都没有!

三、加班制度完善化

加班必须有理由,必须上报,想欺负新人、老实人,那是不行的,必须由加班者本身申报,由人力资源部门审核或者小公司由行政人员审核并公示,作为财务人员核定奖金的依据之一。需本人说明为什么加班,个人能力原因还是工作太多,保证多干活的人的基本权利,如果是因为能力问题,那公司组织安排培训,如果是因为工作安排太多,找其领导谈话。

你认为还应该如何保护“多劳者”的权利?

总之,

千万不要拿“能者多劳”来忽悠员工,欺负老实人。

只有多劳多得,才能让团队那些混日子的员工没有立足之地,才能让优秀的人、老实干活的人得到生存的土壤。

如果不能做到“多劳多得”,那你的团队中可能会多出更多混子日的员工、老油条,你的好日子也很快到头了,这不是危言耸听,管理者的就是让人把事做成的艺术,不给钱你还能一直能忽悠下去?

多劳者,才是团队的希望。管理者,请别用“能者多劳”欺负人!

底薪+提成的弊端:

加底薪,增加的是固定成本,直接带走利润,而且如果底薪部分占比越大,还会降低员工的创造力。

加提成点数,虽然比加底薪要好一些,但在同等业绩的情况下,公司的成本费用率会上升,相对而言利润率下降,而且增加点数的激励性有时效性,一般在增加的头一两个月有点效果,之后又会回归过去和常态。况且加少了员工没感觉,加多了企业吃不消。

员工关注的只有营业额,至于费用成本这些与公司利益相关的其他因素,员工不会关心

只有少部分员工拿到的薪资是比较高的,大部分员工拿到的薪资较低

一旦在其他地方底薪或者是提成点稍微高那么一点,员工就很容易离职

如果大环境下业绩一般,那么公司内部工作氛围就会萎靡不振,员工很容易丧失信心

任正非说过一句话:华为的员工为什么会愿意主动去加班?那是得益于华为的分钱模式!

只有给员工涨工资发高薪,员工才会愿意拼命去干,才会死心塌地跟随你

当然,分钱并不是说我有钱我就给你,而是要

让奋斗的人能得到回报

。你交给公司业绩和功劳,公司保障给你收入和激励,这才是最公平的交易。

解决方案:

一、建立不同等级的薪酬考核体系

1)入职3个月以上:业绩平衡点为低值(如20万/月),主要关注过程考核指标,比如访问量,跟踪量,考核分值等,设置小额奖励

2)入职6个月以上:业绩平衡点为中值(如40万每月),主要关注效果性指标,比如毛利,回款,培训考核等,奖励力度偏中间值。

3)入职一年以上:业绩平衡点为常规值,比如说可以设置50万元每月,主要关注毛利,回款,培训考核等,奖励制度为常规值

4)高级业务员:一年平均业绩达到500万以上,第二年就可升级为高级业务员,薪酬可增加20%-30%,设置高值奖励制度

二、建立业务经理晋升机制和年终奖分配机制

高级业务员可以升级为业务经理,业务经理则对其下属采用不同的业绩平衡点,等级薪酬也将进一步提高

1)业务经理:年均业绩达到500万以上的业务员,均有机会成为业务经理

2)高级业务经理:一年团队人均业绩达到500万以上,不包含本人业绩,第二年晋升为高级经理,享受更高的提成分配

注释:这种方式是建立在提成的基础上的,年终奖时可以额外奖励优秀的员工。每年的奖励分三年发放到位,如果员工离职,则不再发放奖金

三、建立更高级的的合伙人制度

比如说,高级业务员,业务经理都可以有机会成为内部合伙人,一起分享企业利润红利

个人建议:

可以先做三到五年的合伙人模式,再做股权激励最好。合伙人就是员工自掏腰包入股,但是不拥有公司股份,并且合伙人也不享受剩余价值,而是分享增值部分的剩余价值。我们只需要匹配好企业的分配率、员工的回报率就好了,说现实的一点,只要比员工把钱放在银行的利润高,那就可以。

合伙人模式分两种

1.公司合伙人:作为合伙人分享整个公司的经营成果

2.项目合伙人:只参与具体的项目的利润分成与责任承担

四、建立股份制与期权分配机制

高级业务经理培养年业绩达500万以上的的业务员超过10人的,就可以成为企业股东或者自己成立分公司,拥有一定的自主权。

给员工做了3-5年的合伙人以后,根据其贡献,制定不同的合伙机制,可参考以下两种

1.契约:测算公司的股本,签订股权代持合同,让那个优秀的员工成为企业股东之一

2.期权激励:通过三到五年的时间,让优秀的员工不断增加公司股份

总结:现在很多企业很多采用底薪加提成的激励政策,所以,没有让公司二婚员工成为利益共同体,所以就导致很多优秀的员工被挖走。而李太林薪酬全绩效模式,通过使用多元激励模式,达到留住优秀人才,提升企业业绩的能力。

没有利益的趋同,就没有思维的统一!!别因为工资设计的不合理,而丧失员工心甘情愿为你拼命的机会,这是最不划算的投入成本!

私信小编“绩效”两字,免费发送100分钟薪酬绩效管理内部培训视频。

仪器影像仪

光学系统测试

影像仪测量

高精度光学测量仪

上一篇: 【推荐】任正非真实身价有多少?-任正非有多少财产
下一篇: 【推荐】任正非:华为员工2018年平均年薪110万,留不住人-任正非年薪多少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