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华为已经将四位世界顶级数学家招致麾下。
这四位顶级数学家均为菲尔兹奖得主。这个被称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项,设立至今全球也仅有60位数学家得奖。加入华为后,他们也将继续进行各自领域的数学基础研究。
实际上,华为能发展至今,与数学家有着不解之缘分。第一次,华为在俄罗斯的数学家突破了2G到3G的算法,于是华为一举反超爱立信的基站,占领整个欧洲市场;第二次,华为的5G技术同样来源于一位土耳其的数学家,如今,华为在5G上的世界领先性有目共睹。这次新加盟的四位顶尖数学家,将帮助华为解决一系列软件算法等问题。
华为对于顶级人才的重视,坊间早有听闻。任正非不仅大手笔以超高薪资吸引“天才少年”,就连俄罗斯的数学研究中心,也是为了一位俄罗斯数学家专门设立的,他便是后来为华为3G技术做出关键性贡献的俄罗斯小伙。
任正非深知,做研发的关键,是人才,还得是顶尖人才。顶尖人才从何而来?13年间,华为已经累计为研发投入7698亿元,远高于同行水平。
于是,华为的科学家天团中,已至少有 700 名数学家、800 多名物理学家、120 多名化学家、六七千名基础研究的专家、六万多名各种高级工程师、工程师。
01
四位菲尔兹奖得主加盟华为
华为又招揽了几位世界顶尖大佬。
近日,华为法国公司首次公开了法国数学家洛朗·拉福格亮相的视频,宣布其加入华为工作。
洛朗·拉福格在视频中表示,在四年半前的一次数学应用会议上,没想到华为对自己的数学理论很感兴趣。难能可贵的是华为有许多人是基于10年或20年的远景来思考问题的,加入华为对自己而言是探索新世界之旅。
无独有偶,华为在法国设立的拉格朗日研究中心同样传来好消息,三位顶级科学家阿莱西奥 · 菲加利、马克西姆·孔采维奇、皮埃尔 - 路易·利翁加盟华为。
何为“顶级”?看了四人的简历便一目了然。
首先,这四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头衔——菲尔兹奖得主。
菲尔兹奖是依加拿大数学家约翰·查尔斯·菲尔兹要求设立的国际性数学奖项,于1936年首次颁发。该奖是数学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之一,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截至目前,世界上只有60位数学家获得菲尔兹奖,其中有两位华裔数学家,可见此奖分量之重。
1994年,利翁22岁时便获得了菲尔兹奖。她是偏微分方程领域内的大师级数学家,对现代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她所提出的“粘性解”概念为这一领域打开了全新的大门。另外,她还是首位给出玻尔兹曼方程的解并证明的数学家。目前,他是拉格朗日中心数学计算中心科学委员会主席。
孔采维奇是俄国数学家,因研究出“对任意泊松流形有效的形变量子化、拓扑场论中的稳定映像的模空间、利用一种类似费曼路径积分的复杂积分构造的扭结不变量”结果,获得1998年菲尔兹奖。2021年12月,他成为华为在法国巴黎设立的拉格朗日研究中心顾问
菲加利出生于罗马,2018年,因“对最优传输理论的贡献,及其在偏微分方程、度量几何和概率论中的应用”获得菲尔兹奖。2021年7月,他参加拉格朗日中心研究工作。
最新亮相的拉福格来头同样不小。
拉福格出生于1966年,是一位天才数学家。18岁时就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获得银牌,35岁时,因对数论和代数几何的突出贡献,拉福格获得2002年菲尔兹奖。他被认为是破解了关于数学本质最重要的猜想,为现代数学研究最大的单项项目“朗兰兹”做出巨大贡献。此外,他还是巴黎萨克雷大学的数学家和永久教授、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终身教授、法兰西科学院院士。
这四位数学家的研究方向涵盖数论、代数几何、偏微分方程等等基础数学领域。此前,首位华人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教授曾质疑“华为没有数学家”,这下,一次将四名菲尔兹奖得主招至麾下,算是最有力的回应。
02
为什么是数学家
“国家若要强盛,数学是基础”,任正非曾多次表示要重视数学。
实际上,数学正是华为实现多项技术突破、挺进无人区的法宝。
举个例子,早在1999年,华为就已经在俄罗斯开设数学研究所。据任正非所说,该研究所有一个天天玩电脑的俄罗斯男孩,没人知道他天天在干什么,即使见到领导也只是简单地打个招呼。而就是这样一位看似“普通”的科学家,突然有一天就宣布完成了2G-3G移动网络切换的核心算法。正是这项算法打通了不同网络制式之间的算法,帮助运营商节省30%以上的成本,该技术的突破也让华为迅速领先。
这便是大名鼎鼎的SingleRAN,即华为发布的一体化基站建网理念和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地解决运营商多制式建网难题,极大降低运营商CAPEX投资问题。
华为的5G技术同样得益于数学研究。
2008年,土耳其数学家埃尔达尔·阿里坎发表了主要用于5G通信编码的极化码方案,不过,这并没有引起业界的重视。到了2009年,这份研究报告引起了华为的注意,当即在这个项目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最终华为再一次占领高地,在5G时代大放异彩。如今,极化码专利超过三分之二的份额属于华为。
还有,华为P30手机的照相功能依赖数学把微弱的的信号还原;如今华为终端每三个月换一代,主要是数学家的贡献……
早在2017年,拉福格就和华为进行过为期两年的拓扑理论研究。加入华为后,拉福格将继续研究拓扑斯理论。这一理论可以作为通讯、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理论基础。一旦突破,将帮助华为在通信、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带来新发展。
有专家表示,这一次洛朗·拉福格加入华为之后,可能之前华为面临的软件算法等一系列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
在华为拉格朗日研发中心,孔采维奇参与高阶范畴论、形变理论等课题的研究和指导工作;菲加利带领一个5人的团队从事最优传输理论的研究课题;利翁斯专注于将平均场博弈论用于复杂网络规划,实现可计算的整理效率最优。
任正非曾说过,人工智能的根本是数学,而世界上数学最发达的两个国家是法国和俄罗斯。于是,华为就在这两个国家设立数学研究中心。
据了解,目前华为已经在法国、德国、印度、美国等全球多个国家设立了26个研发中心、36个联合创新中心。其中,1999年在俄罗斯成立了专门的算法研究所,招聘了数十名全球顶级数学家;在法国,华为开设的六家研发中心中有两家数学研究中心。2016年,华为在法国布洛涅市开设数学研究中心,招聘了超80名研究人员,全部为博士及以上学历,致力于通信物理层、网络层、分布式并行计算、数据压缩存储等基础算法研究等。2020年,华为又在法国巴黎成立拉格朗日研发中心,集结了30余名科研人员,从事数学与计算领域科研工作。
任正非还提到,未来还要吸纳更多优秀的数学家加入到华为。
03
华为的科学家 未来会更多
任正非曾表示,做芯片光砸钱不行,企业更需要数学家物理学家等。
早在2019年,任正非就曾向媒体透露,“华为至少有 700 名数学家、800 多名物理学家、120 多名化学家、六七千名基础研究的专家、六万多名各种高级工程师、工程师”。
而之所以能吸引到成千上万的科学家加入,离不开华为在人才投入方面的魄力。
华为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华为全球员工总数19.4万人,其中研发人员约9.6万人,占总员工数45%。海外员工来自全球157个国家和地区,总数超过3.7万人,华为每年的研发包括基础研究投入占销售额的15%左右。2008年,华为研发投入为112亿元,到了2020年,研发投入为1419亿元。13年间,华为累计研发投入已达到7698亿元。
数千亿资金都花去哪儿了?据了解,华为的研发体系由2012实验室、战略研究院、华为大学等组成。
其中,2012实验室是华为的总研究组织,旗下设有中央硬件工程院、海思半导体、诺亚方舟实验室等。2012实验室的主要研究的方向有新一代通信、云计算、音频视频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主要面向的是未来5-10年的发展方向。
华为战略研究院则负责与全球著名的大学、专业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华为大学负责培养研发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等。
2019年,华为还提出“天才计划”,要用顶级薪酬和顶级挑战去吸引顶级人才,目前已招募至17人。
在科学家天团的加持下,截至2020年底,华为的有效专利数量已经超过10万个,做出了超级快充、达芬奇架构NPU、5G MEC、麒麟芯片等诸多成绩。
除了在全球各地招揽人才,华为还投资了科学家的创业公司。2021年8月,华为投资了青岛天仁维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这家公司背后,便是一位科学家创始人。创业之前,天仁维纳创始人冀然曾是德国上市公司首席科学家。
实际上,招揽顶级人才已经是大厂的共识。
2018年,百度研究院称迎来9位世界级AI科学家。
2019年,丹尼尔·波维被小米集团重金聘请。波维是人工智能领域的超级天才,毕业于剑桥大学,曾先后在美国IBM研究院、微软研究院工作。他带领团队研发出语音识别开源工具Kaldi,被称为是Kaldi之父。苹果Siri、天猫精灵等语音识别软件都源于这一工具。
不过,虽然大家都在大力招揽人才,但华为在人才上的投入算得上首屈一指。资料显示,2019年,OPPO承诺会在3年时间内投资500亿元用于芯片研发和生产;2020年,小米研发投入为114亿、联想研发投入为115.17亿元,与华为的1419亿元相差甚远。
而且,华为还将继续在人才方面大幅投入,吸引全世界的科学人才。2021年,任正非发表《敞开胸怀,解放思想,敢于吸收全世界最优秀人才》的讲话中,他提到,“吸引全世界优秀人才为我所用,不要过分强调专业,因为绝大多数人科学素养都很好,只要他愿意转行,足够优秀,就可以拿着 “ 手术刀 ” 参加我们 “杀猪 ”的战斗,增加对这个事物的理解,就有可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回到这四位数学家身上,华为的3G和5G技术都得益于数学家的贡献。他们又将为华为带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