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抱怨声起“指数基金热”后遗症显现
渠道抱怨声起“指数基金热”后遗症显现 更新时间:2010-6-19 0:03:06 最近几周,关于基金尤其是指数基金的抱怨声,在银行渠道开始不断涌现。据悉,银行渠道通过类似恳谈会、或是电话、信函等方式向基金管理公司施加压力,希望借此来分担来自客户方面的不满。 来自业内消息称,最近几周,关于基金尤其是指数基金的抱怨声,在银行渠道开始不断涌现。据悉,银行渠道通过类似恳谈会、或是电话、信函等方式向基金管理公司施加压力,希望借此来分担来自客户方面的不满。而有些渠道更是直接提出要求基金公司加大客户沟通力度。
“我们现在忙于替公司的指基四处灭火。”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市场部人士日前对记者如此表示。
指基成为“重灾区”
业内人士称,上述抱怨声在最近几周出现得较为频繁,其主要矛头直指去年快速扩张而今年业绩不佳的指数基金,业内最大的几家公司华夏、易方达、嘉实等旗下的指基也难逃渠道的压力所指。“有的公司市场人员以前多强势啊,现在也不得不去做渠道的安抚工作了。”一位业內人士透露。
据悉,来自销售渠道的一线销售人员的抱怨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部分基金净值表现不佳,个别指数基金,去年发行后就一路下跌,没有给投资者逃生的机会。二是在市场大环境已经转势的年初,还在大规模激励渠道发行。
基金业绩的双刃剑
而客观上,今年的指数基金的业绩回调幅度也确实较大。来自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统计显示,年初至今,各类型偏股基金业绩均呈下跌之势,其中,指数基金下跌的幅度最大。截至上周末,标准指数基金年初以来平均下跌幅度为21.03%,增强型指数基金年初以来的平均跌幅为21.2%。而其中最大者跌幅甚至超过了25%。
这样的业绩甚至比仓位最高的标准股票型基金的跌幅还要多近一倍。同样的市场,指数基金被动投资、波动性大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尽管是指基的产品特性,但在现实的市场环境中,却遭遇了巨大的市场压力。“指数基金就是双刃剑,市场单边上行的时候,指数基金最好卖,因为业绩第一、第二都是它。而下跌的话,也无法避免市场压力。我们现在都尽量少安排市场人员外出活动。”一家基金公司的渠道总监如此总结。
凶猛扩张策略失当
而客户和销售渠道抱怨的并不只是业绩,还有基金公司的服务和营销策略——尤其是去年的大规模扩张,更是受人诟病。一些销售人士认为,一些大型基金公司在去年市场火热的高位,大规模发行指数基金和持续营销,本身也留下了只顾发行规模不顾市场长期利益的口实。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指数基金整体扩张了2418亿份,占到了全行业扩张规模的三分之一。从增长速度看,指数基金在2009年的增速为近250%,是行业整体增速的6倍。扩张速度不可谓不快。
这样快速的扩张背后,本身有去年单边牛市,指数基金业绩突出的推动,也有基金公司“重点激励”的策略引导,甚至不能排除营销中误导、过度的可能。比如,现在就有基金投资人和销售渠道则抱怨称遭遇了“忽悠”,而类似表述以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无疑给未来基金持续发展埋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