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IoT Analytics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终端用户对物联网解决方案的支出增长了12.1%,达到1289亿美元。这是一个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数据,2020年疫情的发生改变了许多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比如网上办公、线上学习等,由此带来了相关电子产业的飞速发展。AIoT 即智能物联网,在物联网的基础上加上人工智能技术,在该体系内,将实现不同智能终端、不同系统平台、不同应用场景之间互融互通。目前AIoT产业目前正处于产业储备期向产业增长期发展的阶段,在政府和产业的推动下,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工业互联,未来将推动AIoT产业发展, 目前AIoT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如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能家居、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能工业、新零售、智慧安防、智慧地产等,确实受此影响下,在我大A赌场,如瑞芯微、石头科技、科沃斯等产业链公司股价不断创新高,作为泛AIoT 布局门类最全的全志科技,从今年3月份最低价26块已经飞速上涨到85元/股新高,未来,随着政策、产业的不断推进,可能后续十年将是为国内 AIoT发展的黄金十年,那是否也意味着我大A赌场相关产业链公司仍将继续飞扬呢
一、AIoT 的市场规模
AIoT产业的未来几年是不是黄金阶段,我们先看市场的数据。根据中国工信部发布的数据,中国物联网连接数占全球的 30%,预计 2025 年将会达到 80 亿台。未来6年,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承载能力逐渐提升,网络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将逐渐迎接智能家居、企业安全自动化、企业资产和设备等纳入互通互联。
同样,在全球市场,近三年复合增速超 25%。根据 IDC统计,2019 年全球 AIoT 市场规模达到 2264 亿美元,预计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8.65%,市场规模在2022年将到 4820 亿美元,而中国较全球市场增速将更快。
二、全志科技的可比公司
1.瑞芯微:成立于2001 年,目前主要产品包括:消费电子处理器芯片、智能物联处理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及其他芯片。终端产品包括:平板电脑、智能盒子、智能手机、扫地机器人等。2021 公司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达到 5.65亿,同比增加 109%;归母净利达到 1.12 亿,同比增长 250%。芯片定位比较高端中高端应用,毛利率基本在 40%以上,自其2020年2月上市以来,股价涨幅高达1153%。
2.晶晨股份:成立于2003年,主要聚焦于多媒体 SoC 芯片,在超高清音视频编解码技术上形成领先优势,受益于机顶盒销路上涨,公司 2021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达到 9.29 亿,同比增加 131%;归母净利达到 0.89 亿,同比增长 328%。2020年4月从最低价41.3元/股,涨到目前112.5元/股新高,涨幅273%。
三、全志科技的发家史
(1)全志科技成立于2007年,由于在市场行业中发现机会,高管筹划集体从老东家炬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辞职成立新公司。开始的几年,公司经营平平无奇,直到2011年,第一代平板处理器A10研制成功,自此连续两年在安卓平板处理器出货量全球第一,占据全球一半市场,风头一时无二。2014 年,公司开始全面拓展产品线布局,先后发布互联网机顶盒、消费电子 A 系列、家庭娱乐 H 系列、车联网应 用 T&V 系列、智能硬件 R 系列等处理器,并在这一年整个市场低迷,公司出现亏损的迹象。2017 年公司业绩降至上市后的历史低位。由于多产品布局的原因,东边不亮西边亮,2019 年,随着智能音箱需求增长及公司前期布局的新产品的顺利开发和新客户的顺利导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63 亿元,同比增长 7.23%。目前主要客户包括美的、佛吉亚、腾讯、小米、格力、步步高、百度等。
(2)主营业务品种
四、技术水平
目前,跟全志科技同类型的公司主要包括瑞芯微、晶晨股份,从技术水平上看,瑞芯微技术领先,晶晨股份次之,全志科技排最末。
1.从SoC芯片技术来看
根据目前年报公布的最新数据,瑞芯微在2020年上半年已经成功研发出基于14nm FinFET工艺的新一代智能视觉应用处理器,晶晨股份的多个应用品种的最新Soc芯片都已采用12nm制程工艺,而全志科技的芯片产品工艺制程基本在28nm,产品类型主要都定位为中低端。
2.从技术人员数量的角度来看
2020年末全志科技员工人数从2017年的901人下降至630人,其中,而科研人员则大幅锐减,从682人减少至483人,人员减少将近30%。
五、财务状况
全志科技2020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8%,主要原因是收益于智能终端应用处理芯片的大幅增长,而其他板块如智能电源管理芯片、4G芯片等。
公司 2021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延续去年的增长模式,金额达到 5.01 亿,同比增加 92%;归母净利达到 0.86 亿,同比增长 232%。
2017 年至 2020 年 Q1,公司毛利率分别为 39.12%、34.20%、32.61%、33.21%,较为稳定;净利率分别为 1.44%、8.66%、9.20%、9.92%,稳步提升;由于产品多元化的原因,公司拳头产品平板电脑处理器芯片营收占比由 2012 年的 76%下降至 2019 年的 15%左右,而在 OTT、智能硬件及车载领域的营收占比逐年增加。
六、估值对比
公司
市值
2021Q1营收
P/E
瑞芯微
568.7
5.65
143
晶晨股份
425.7
9.29
174.75
行业平均
-
-
158.875
全志科技
264.9
5.01
99.94
七、全志科技生逢其时
泛AIoT的兴起让全志科技的股价一路向上,不断创新高,虽然全志科技在技术水平、科研能力上稍显欠缺,但是公司多元化布局,在新业务实现突破,以降低产品价格换取销量,在现在风险偏好上升的市场,因此股价可以享受估值溢价。当然这是在当前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公司的股票价格也就随行就市,可需要警惕的是,全球市场一旦收紧流动性,全志科技的估值还是存在下杀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