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价值风格基金经理近两年为何惨遭市场毒打买基金的都是大傻子

北京,五道口。赶在圣诞节的晚上,和两位从上海过来的公募大佬吃了顿烤肉。

本民工和公募的老师们在一起,当然是少不了聊行业、聊基金经理。

周总说,阿漂,你刚发的那篇《

买白酒,中国三百亿以上规模基金经理的唯一出路

》我转给我司的明星基金经理看了。基金经理看完了说,文章挺有道理,但是买白酒没有投资成就感,自己还是希望挑战更难的,我们公司一向奉行相对低估值高成长的GARP策略,所以基金经理不太会重仓白酒。

我夹起一块五花肉,认真对周总说,你知道为什么你们公司规模一直起不来吗?核心就是因为你们没有买白酒。你看看头部的权益大厂,易方达、汇添富、鹏华、南方,哪个不是重仓茅台?

这里我就不得不引用下投资聚义厅关于资金规模的看法[1]了。一般而言,我们把交易策略分为两大派,市场派和基本面派,这两大派又分为四个小流派,技术,博弈,事件和价投。

大量散户都是市场派,游资正在从博弈派向事件驱动派融合,大部分机构都是事件驱动派,而只有很少一部分机构和投资人是价值投资派。

技术派和博弈派是最为速成的门派。一般以日为交易周期,因此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获利:顶级的短炒水平,大约能做到每日+0.5%的水平,一年下来有个200%+。可能有些朋友觉得一天涨跌停10%,单日0.5%好像就跟没有一样。请注意,此处说的是持续地、全仓位地每日+0.5%。短线高手眼里里,所谓八年一万倍,算到每天也不过就是这个数量级,已是每个短线交易员梦寐以求的收益水准。但市场派的问题在于,这不是一个大生意。举个例子:网上有很多技术爱好者,拿着各种指标在那里回测,随便拎一份出来,都是个很牛的策略,年化100%也不稀奇。纯技术派做得好,可以从5位数升到6位数、7位数,但基本上止步于8位数资金。

博弈派比纯技术派的容量要大一些,因为跟着热点跑的,成交量可以有一定的保证。即便有限,这个“有限”也已经可以足够让博弈派的优秀高手上到8-9位数的阶层了。但能从8位数走到9位数的,已经是十万中无一了。而你真的到9位数以后,即便还有热情去参与一个个小股票的封板,它也已经成为了一项单利生意,获利速度就此下降。事件驱动派,一般以周、月、季度为投资周期,由于时间拉长了,对应的回报率必然下降。一般在每个季度10%,一年50%左右。所以一般基金经理最喜欢问别人有没有一年涨50%的股票。因为周期拉长、单笔交易预期收益率高,所以对基本面投资派来说,一只股票可以在一定的空间里进行交易,冲击成本相对预期收益率的影响就要小很多。

从主题投资、EPS交易开始,基本面投资打法可以吸纳9位数乃至10位数级别的资金。而真的管理百亿以上的资金时,仿佛又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个新的副本。这时候假如一个100亿市值、10亿流通盘的次新股摆在你面前,预期差很大,可以一个月里涨20%。随便下注1%的仓位,就是1亿的交易,就是流通盘的10%。等你买完,你发现涨了20%就是你买上去的。

这个时候,虽然每天依然无数的邮件微信电话来推荐股票,勾兑预期差。但突然你就对那些信息视而不见了。在百亿为单位的副本里,一切尺度都变大了,一切都变慢了。正所谓,天上一日,人间一年。这个副本里,如果你是技术派、博弈派乃至一般的事件驱动派,都是没法玩的。即便侥幸开了外挂进入,没多久也会被管理员踢出来。

(图来自网络,侵删)

所以我为什么说基金经理规模膨胀太快要警惕,核心就是管10亿和管100亿的策略完全不同,管200亿和管500亿也是两种概念,如果基金经理的思路没有随着管理规模的扩大而进化,那这几百亿的资金到了基金经理手上就是灾难。

当然在规模大了以后,能否依然用技术或者博弈的打法,保持高速的收益率?可以的。当你不做风控的时候就可以。或者用徐翔那种内幕黑暗流。因此,规模、获利速度、风控(稳定性、确定性)是不可兼得的。这也就是投资界常说的不可能三角问题。

回到现在动不动几百亿基金的盘子这个问题。一个基金经理如果有300个亿的规模,如果做个20~30%的波段,就需要交易60亿以上,按上面原理,管理边界上看只能采用价投,集中持股买大市值蓝筹。白酒或金龙鱼等油茅,水茅农夫山泉,眼茅爱尔眼科们,科茅隆基们,机茅恒立液压们,这些躺着赚钱的,价值比较好算的标的成了基金经理不二的选择。

因此我在那篇文章里面得出了一个开玩笑一样的结论:如果一个基金经理规模还不到百亿,却喜欢说自己持仓稳定换手率低、不做择时、也不做行业轮动,那要么是隐藏的大佬,要么已经重仓了白酒,要么就是个傻子,请大家警惕;而一个管理规模在300亿以上的基金经理,如果他现在不买白酒,那么未来总有一天会买茅台们。应了那句话:贵州茅台,中年基金经理的福报。买茅台们,就是中国三百亿以上规模基金经理的唯一出路。

周总听完了我的鬼扯,若有所思,感觉他吃肉都不香了。

在一旁半天没说话的赵总突然说,漂老师,我悟了!

我说你怎么悟了?

赵总说,成长股投资才是唯一的出路,抱团股才是公募的希望​!

​于是我继续开始我的鬼扯。​我说我今年投资有几点感受很强烈:

第一是没有机构入场的股票不要碰。市场上有4000只股票,有流动性的只有1000只(按照公募重仓和北向资金买过来算),其中还有一些是游资炒股的股票,A股港股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早年大家一遇到牛市就喜欢炒作小盘股,现在反过来,龙头才有人关注,头部效应很大。看看北向资金和公募基金重仓的股票,这才是今年获取超额收益的来源,近半年中证500、中证800等走得实在是惨。

第二是投低估值的基金经理几乎被打爆。前几天我有个粉丝给我留言,说17年买了曹名长的三年封闭式基金,今年赎回的时候挣了10%,三年时间挣了个银行存款的利率。其实不光是老曹,丘栋荣也差不多,价值风格基金经理这两年被重锤,可能陈一峰、谭丽等不是那么纯粹价值风格的还好点(带点交易型,能做一些波段),但整体上都不如成长风格。18年年底行情启动的时候,市场很明显从价值风格转到成长风格。后来市场就形成了共识,周期股短期可以冲高,长期还是保持低估,而成长股只要还在成长,基本上套不住人,成长还是会消化估值。不过大家搞来搞去发现,不论你折腾新能源光伏还是军工半导体,最轻松的投资策略还是满仓白酒。最大的BUG就在于:如果市场还有贝塔,那么白酒一定不会跌,如果市场没有贝塔了,白酒也不一定会跌。

第三是,2021年降低收益预期可能不是闹着玩的。结构性牛市已经持续两年了,有人讲赚钱效应减弱后,抱团股会溃散,个人感觉全面溃散不太可能,部分溃散还是可以预期的。所以对于这两年已经收获颇丰的人而言,2021年最保险的策略是买低估值、高股息的行业,控制住回撤保住胜利的果实。当然牛市思维的人并不认同低估值策略,或者说只要现在还能赚钱,就没必要降低风险偏好。不过要是遇到市场的拐点,千万别犹豫。那么,怎么预测市场的拐点呢?用一位大佬的话来说,拐点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时期。个人觉得有两个可能的思路,第一是看货币政策是否明显收紧,第二是看机构仓位是否出现风格上的明显变化。

虽然价值风格连续两年不占优,但是我最近也在看一些偏低估值、高股息的基金和股票了​。

赵总接过话茬,说,今年我们公司的老一辈价值风格基金经理都很惨,反而是年轻的基金经理冲得特别猛,有俩小伙,一个重仓白酒等消费行业,另一个在TMT行业做轮动​,现在在公司算是搞得风生水起。白酒就不用说了,拿着不动就行,​那么互联网公司怎么看呢?他们的看法很简单,不用去找IR调研,直接找这些互联网公司一线的员工​走访,约他们吃饭,观察他们的精神状态。如果一个互联网公司的基层员工衣着光鲜、神采奕奕,那说明公司对员工的压榨还不够狠,公司的加班还不够多​,这种公司千万不能买;相反,如果一家公司的员工个个黑眼圈、精神看上去萎靡不振,双眼暗淡无光,那基本上这家公司就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是不可多得的成长股,比如​港股市场上的XX、XX和XX就是极好的标的。

赵总和周总相视一笑,两人一起意味深长地打量了下我,说:

“阿漂,我看好你们公司,十年一百倍​。”

我还在愣神,赵总就起身把单买了​。

我说赵老板有钱人,今年跟我约饭的公募老师里,你是第一个买单的​。

​周总说:害,多大点事,就该他请,他今年​可挣了不少钱。另外,单我们都买了,​你写文章的时候能不能把我们俩的形象写得稍微正面一点?

我​激动地问:赵总,​你发财的秘诀是什么?

赵总嘿嘿一笑:休想让我给指数基金打广告,

我们只不过是​去年的年终奖发了50个月而已。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看完点个赞吧!​)

参考资料:

[1].迎财神特别篇:股票流派修炼手册,投资聚义厅,2018年

OGP光学影像测量机

自动测量仪

3次元测量仪

上一篇: 【推荐】价值链分析如何判断公司价值
下一篇: 【推荐】价值黑马袁维德的新基金今日开售中欧价值基金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