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价值百万理财产品实为私募基金广发银行频爆雷广发私募基金

【文/财经看点网 北方】虚假宣传,出现亏损后又拒不负责,哪怕是大银行也甩锅?

《财经看点网》注意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出现诸多关于广发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诉。理财产品的亏损,与风险等级不符的投诉是比比皆是。

但广发银行的理财欺诈,还不仅如此。在裁判文书网上,还有人状告广发银行欺骗投资者购入私募基金、职员利用职务之便“飞单”等等。广发银行,还要触碰多少次行业底线?

理财产品实为私募基金,130万投资成合伙人?

近日,裁判文书网上披露一份判决书,原因是广发银行欺骗投资者购入理财产品,实为私募基金。

事情还要从10年前说起。2010年,50后的曹先生将卖房所得的300万元存入广发银行金山支行。两年后,广发银行金山支行的工作人员给曹先生打电话,邀请参加一个专门针对VIP客户的会议,会上将推荐一款“很好的”理财产品。

曹先生一听是VIP客户才享有的福利,便和妻子一起去参加了这个会议。工作人员看到曹先生夫妇后,立刻十分热情地介绍起这款理财产品。据工作人员称,这款理财产品的复合收益率达到60%-70%,每年有90%强制分红,三年返本,七年到期返回全部收益。资金安全无风险,很多内部员工都购买了。

在工作人员的种种话术下,曹先生当场以130万元本金购买了这款理财产品。可工作人员没有告诉曹先生的是,如此诱人的理财产品,并不是广发银行金山支行发行的理财产品。

可被蒙在鼓里的曹先生,在2019年8月这款所谓的“理财产品”到期后,竟被告知因账目出现浮亏,因此无法收回投资本金及收益。

和曹先生有相同遭遇的,还有十多名投资者。他们联名向消保局上诉后,通过消保局的回复函才发现,原来所谓的理财产品,是广发银行代销的中金鲁合私募股权基金。曹先生更是成了中金鲁合为有限合伙企业的合伙人,持股比例为1.84%。

隐瞒理财产品真实信息,到期后还无法兑付?曹先生和十多名投资者将广发银行金山支行告上法庭,要求赔偿本金和收益损失。

但法院经审理后发现,虽然广发银行金山支行未对投资人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且未妥善保管业务资料,负有过错。但据中金鲁合基金近3年的年报,该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向好,无法推定曹先生的投资损失已经实际产生。

最终,法院虽然驳回了曹先生一审和二审的上诉,但表示曹先生有权要求终止合伙企业并进行清算。如清算后尚有其他损失未获清偿,可就因普通合伙人及相关方违法、违规或违约行为导致的损失再行主张权利。

银行职员“飞单”,七旬妇人被骗320万元

广发银行利用客户的信任,把投资者的钱转投为第三方公司的私募基金之外,《财经看点网》还注意到,广发银行的职员竟向7旬妇人,私自售卖非本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从中获得高额佣金提成。

根据裁判文书,2012年,在广发银行北京太阳宫支行的工作人员郭某的推荐下,50后的焦女士购买了大观言基金发行的一款理财产品,总计出资320万元。

据购买协议中约定的投资周期收益,认购金额在300万至800万金额的,第一年为12%,第二年为13%。焦女士原本是坐等收益入账,没想到等来的却是大观言基金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钟某,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的消息,而焦女士只能拿到执行款2190.41元。

原来,钟某通过北京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等银行的投资经理,宣传公司名下的理财产品,非法吸收200余名投资人资金共计5亿余元。

大观言基金的工作人员坦白称,是其私下联系了广发银行的理财经理郭某,并说服了郭某帮助大观言销售投资产品。按照约定,以投资额的2%-3%给郭某佣金。这样的行为,用行话说就是“飞单”。

320万元的本金,只能拿回2000余元?焦女士一纸诉状,将广发银行告上法庭。尽管郭某表示推荐大观言基金的理财产品是个人行为,广发银行不知情。但法院认为,郭某推介理财产品的行为属于职务行为,相应的法律后果应由广发银行承担。但焦女士片面追求高息,缺乏对自身资金安全的风险防范意识也是损失产生的原因。

最终法院综合分析双方过错及造成损害结果原因,认定焦女士、广发银行各承担50%的责任,因此判决广发银行赔偿焦女士99万余元及利息损失。广发银行提出上诉后,二审仍维持原判。

近年来理财产品频频爆雷,虽说“买者自负,卖者尽责”。但从种种案例来看,哪怕是广发银行这样的大银行,也会利用客户的信任,虚假宣传、刻意隐瞒并从中获利,其职员更是为了佣金而成为犯罪者的帮凶。广发银行,还要继续触碰行业的底线吗?

光学影像测量仪

上海测量软件

三次元影像仪

ogp投影仪

上一篇: 【推荐】价值派老将回归震荡市就应该选这类基金2017基金买什么基金好
下一篇: 【推荐】价值约45亿元这地发现大型银矿→1立方铅银矿是多少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