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价值投资者的三级跳一揽子股票是多少

价值投资者的三级跳

每年的年尾,是大家总结的时候。

在这一篇中,我想谈谈这一年来我对于价值投资的理解。从一个投资者的角度,来梳理一下进阶的历程。

第一级:了解投资与市场的本质

第一级:了解投资与市场的本质

金融市场是一个特别容易让人着魔的地方。

每一天,打开软件,只要有行情,就会有波动。这个波动既针对标的,更来自内心。

作为一个投资者,首要的任务是从纷繁的价格波动之中抽离,构建起基本的对市场与投资的认知。作为投资者,我们先来看看可以选择的市场,以及我们做投资到底是在做什么。

当我们持有现金,什么都不做,理论上最安全,不会有名义损失;但一直持有现金,实际上要经受通胀贬值的考验,长期通胀所累积的购买力下降也是相当惊人的。当我们投资股票,或者做其他股权投资,是拿现金去换取股权,通过被投资企业的持续经营来获取利润。当我们投资大宗商品,是拿现金去交换实物商品,通过商品价格的上涨来换取利润。当我们投资债权,无论是存银行、还是买债券、投资P2P甚至是放高利贷,是借现金给别人去消费、生产或者投机,从而收取利息。当我们投资房地产,是那现金去取得房产,通过房价上涨获取收益,同时通过出租获取租金。

从长期来看,一个国家的财富增值是和它的名义GDP增长相当的。名义GDP的增长,代表了一个国家平均的财富创造速度,可以作为投资年化回报的合理参考。实证数据表明,无论是200年的美国历史,还是改革开放以来40年的中国历史,只有两个大类的资产从长期来看是能够适度战胜名义GDP增长的,一个大类是房地产,一个大类是股票。这也是为什么,这两个大类资产市场的总市值是最高的。

就股票市场而言,其财富创造能力,就是它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即单位股东投入所带来的年度利润是多少。了解了这一点,就会明白,ROE能够长期超越名义GDP的股票,其所代表的企业是社会财富的高效创造者。

而股票市场存在的目的,是为投资者(现金)与企业(股权)之间搭建了一个公开的交易场所,使得投资者可以依据自己的判断,来决定何时持有股权,何时持有现金。

由于市场的参与者结构很丰富,从国家队,到机构投资者,再到个人投资者,其投资周期、投资理念、资金属性有着显著的差异,因而即使面对相同的公开市场信息,其思考的深入与角度,进而做出的交易决策,会有着很大的差别。

所以,与其盯着万变的市场,不如盯着背后的企业。

投资的类型

第二级:好公司,还要好价格

第二级:好公司,还要好价格

经历了第一级的洗礼之后,价值投资者开始进阶。

这个时候,学习的兴趣变得浓厚,广泛涉猎诸如估值方法、商业模型、竞争态势、财务分析、企业战略等领域,开始了好公司的筛选之旅。

本篇中我不打算深入探讨这些话题,既是因为篇幅,也是因为好公司的判断某种程度上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除了扎实的分析功底,也需要独到的眼光。需要左右脑都过硬。

需要注意的是,进入这个阶段的投资者,往往会由于某种原因爱上自己所选出的股票,而忽略了“好公司,还要好价格”的核心宗旨。

尽管从长期来看,好公司会持续的给投资者以惊喜,即使中间可能会经历一段较长的低潮期。然而,耐心和信心有时候真的是一对矛盾。买了就涨,会欣欣然于自己的选股水平,信心的问题就好解决一些。买了不涨,甚至下跌,是继续持有,甚至于越跌越买,则十足的考验着信心与耐心。

同时由于资金属性不同,对于相同的市场波动,其不同的承受力会导致不同的交易行为。比如,杠杆资金有着明确的成本,私募基金有着明确的清盘线,当回撤超过一定幅度之后,这类资金的承受力更为脆弱,不得不卖出,甚至被强制平仓。

实证数据表明,在中国的股市,股价的波动1/4来自企业盈利的波动,而3/4来自市场博弈。这就导致了,一位投资者即使认可价值投资的基本理念,在面对市场巨大的波动时,难免产生动摇。同时,由于对市场博弈产生的巨大波动幅度缺乏足够的认知,由于误判价值区间而过早的买入,也会导致交易信心的波动。

所以,在这一级的投资者,除了深入理解价值投资的核心理念之外,还需要有效提升对于市场投资者结构的认知,把握好市场博弈造成的波动区间。而这一点,除了认知市场整体结构之外,还需要深入体会每只股票背后的投资者结构,以及大致的投资理念和资金属性,再结合一定的技术分析和量化手段做出合理的判断。

好公司的分析方法,使得我们能够大致预测公司未来的合理利润,进而通过现金流量折现的方法来估算大概的内在价值。由于买股票,是在今天用确定的现金来换取股权,期待在未来能够通过股权变现来换取更多的现金。而未来天然的具有不确定性,所以买入的价格,需要相对于估算的内在价值有一个足够的折价空间,来作为不确定性的补偿,而这就是

安全边际

的思想。

明确了这一点,投资者的所有注意力就应该先集中在“从某个考察的时点开始,所投资的公司是否能够在未来为投资者创造出足够多的利润”上来。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这个时候就转到了保持耐心,等待能够以“尽可能低的价格买入”的机会到来。

第三级:组建自己的投资航母战斗群

第三级:组建自己的投资航母战斗群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这些传统智慧的背后,体现着的是历史周期律的作用。经济有周期,产业有周期,企业更有生命周期。

认知到这一点的投资者,开始进入第三级,思考如何投资自己的投资组合。

以巴菲特为代表的长期价值投资者,思考的立足点在于

企业的护城河

。所谓护城河,就是某个企业特有的竞争优势,使得它可以持续的比竞争对手获取更大的市场规模,更低的成本以及更高的利润。

由于这些经济数字本身是动态的,因而不仅要看当下,更要思考未来,而其核心在于护城河的

可持续性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想尝试经营不同的行业,往往隔行如隔山。有意思的是,在投资领域,一个普通的投资者,却可以通过购买股票,进入到这个社会中的各行各业。

有一句话叫做,只要有需求存在,无所谓夕阳的行业,只有夕阳的公司。通过持有不同行业的股票,实际上相当于组建了一个自己的集团公司。相对于重仓在某个特定行业中的特定股票,持有一揽子股票组合,有着相当的优势。一方面可以缓解单个公司的持续低潮所带来的净值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适当包容投资过程中所难免的判断失误。

如果我们可以在股票市场中,选取主要行业中的优质企业,它们都拥有ROE超过名义GDP增长率的利润创造能力的话,那我们会获得相当的优势,一方面保持了超越平均水平的财富增长,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降低净值的波动。

这就彷佛投资中的航母战斗群,有的舰船主攻击,增长能力显著,可能回撤也会较大;有的舰船主防御,分红能力显著,即平滑了净值波动,又有现金流入。

当我们从集团公司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投资组合的时候,我们会深刻感受到这种投资方法的优势所在。加之以定期的检视,剔除衰退的业务,扩大增长的业务,动态的对投资组合进行再平衡,保持集团公司的健康发展,和投资回报的长期稳健增长。

篮子里应该装多少鸡蛋,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圈

篮子里应该装多少鸡蛋,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圈

谚语有云:“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对此,巴菲特针锋相对:“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并看好这个篮子。”

这两句话,道出了投资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到底是集中投资好,还是分散投资好?

我想,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核心在于自己的能力圈。如果你对自己的投资能力十分有把握,资金属性又匹配(比如是不急着用的闲钱,也没有杠杆),完全可以集中持仓,等待企业长期持续增长所带来的复利。

如果你对自己的投资能力存有较大的怀疑,那么适度的分散是十分必要的。避免一次重大的判断失误,所可能带来的难以承受的损失。

当这个分散达到了全市场的程度,这就像乔尔·格林布拉特提出的神奇公式,它能够帮助投资者在不花费较多精力的前提下,获取稳健的投资回报。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尽管神奇公式的回报足够出色,但与顶级投资者的集中持仓相比,还是会有显著差距的。

所以,不盲目追求集中,不刻意进行分散,一切取决于自己的投资能力圈。

持续进化

最后,我想投资能力的核心在于持续的学习与反思。

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持续的保持谦逊开放的态度,博采各家之长,并有效归纳吸收,最终一定会构建出属于自己的投资框架。

当每一个认真的投资人,通过自己亲手构建起的投资框架,来指导投资实践,并收获丰厚的投资回报时,那种喜悦会是双重的。

持续进化

ogp投影仪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厂家

光学测试仪

上一篇: 【推荐】价值投资者是如何得到10倍股的10倍市盈率收益多少
下一篇: 【推荐】价值投资重剑无锋华夏金谷基金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