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仪征市寤园文化研究文稿名人造名园出名著大冶生寤园荆浩基金

扬州真州府和仪征大码头首席摄影师周晓明2022年9月12日收到仪征市园冶文化研究会赵炜先生发来的仪征市寤园文化研究文稿。为配合即将揭牌的寤园项目宣传,真州府今天隆重推出这个寤园研究文献,让读者全面而深刻地了解寤园、关注寤园、热爱寤园,进而支持寤园项目,推进寤园项目、融入寤园项目,共同为仪征园林文化复兴贡献力量。

本文作者:仪征市园冶文化研究会 赵炜

2021年4月18日,仪征市园冶文化研究会第一届会员大会在真州镇万年村召开。

庄子《大宗师》:“以天地为炉,以造化为大冶” ,计成是明朝末年一代造园宗师,一生造就数座名园。他遍游各地考察,全面总结前人的造园经验,融会贯通,并在古仪真建造“寤园”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完整的造园理论,写成了造园学巨著《园冶》 。寤园是江北名构,是计成以天地为炉,冶炼出的一件最得意之作。

中国人在营造居住环境时极重自然、讲究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赏、可游、可居,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独特的造园艺术,将湖光山色与亭台楼阁融为一体,把生意盎然的自然景物和传统的文化理念、审美情趣融为一体,行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经久不衰、延绵发展的独特艺术风格。

扬州园林在中国园林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可谓绿扬城廓是扬州,扬州园林甲天下。可时至今日,园林界的人士可能并没有意识到造园大师计成,仪征的寤园、《园冶》诞生在仪征,应该被看作是中国园林理论的奠基人、发源地和经典巨著的真正含意。

作为扬州园林重要组成部分的仪征园林,从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225年)在城子山(今曹山)搭建临江观兵台、隋朝隋炀帝筑建扬子宫开始,到宋代真州东园的出现,到明末清初的园艺的兴起,再到清代中期园林的绚丽多彩,己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

在这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座座园林犹如一颗颗珍珠撤遍仪征的城里城外。据史料:宋代仪征至少建7座园林,有真州东园、同乐园、丽芳园、北山园等;明代共修筑13座园林,有小林泉、江上别墅、东津别墅、小东园、丽江园、澄江园、玉虚园、丰原园、寤园(荣园、西园)、闵园、东皋别墅、和横山草堂等,寤园是重要代表,銮江西筑,号“江北绝胜”;从康熙至嘉庆年间有17座园林,即涉园、萧园、怡园、半湾园、厉园、南园、罗园、蒋园、也园、吴园、江村、水香别墅、白沙翠竹江村、因圃、五世读书圃、和朴园,从规模和名气看,以盐商园林为主体,而以白沙翠竹江村、朴园最为有名。寤园等名园其奢华丝毫不亚于苏州、扬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精品之作。尽管它们早己不复存在,难寻踪迹,却留下了记忆,留下了乡愁。

在这些记忆中,最难忘的是——东园。因为东园有三绝:欧阳修的记、王安石的诗、蔡君谟的书;最有戏的是——青莲园。因为汤显祖为此写下了《青莲阁记》,曾被收入高中古文教材;最有名的是——白沙翠竹江村、朴园等,因为石涛、曹寅、吴敬梓、钱咏、戈裕良等文人在此留跡,故“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最经典的是——寤园。因为它是明代著作造园大师计成所建,在此诞生了世界上第一部造园专著《园冶》,名扬海内外。

计成造寤园,著《园冶》,至今风风雨雨数百年。虽然此书开一代造园学之先河,且用典精深、文笔优美、诗情画意、图文并茂,堪称一部奇书。但由于此书由阮大铖刊刻、题序,并因阮诗而得名——寤园,导至命运多舛、历尽坎坷,在国内一度湮灭。后经过朱启钤、阚铎等人士的不懈努力终于从日本回归祖国。成为园林工作者的必读书目,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园林的重要史证。

史料载:明末、清初达官大僚,文人墨客,贤达名士竟相游赏寤园。秦淮名嫒陈圆圆、董小宛,宋昭文等与之有交集,南明弘光帝(福王)亦在此驻跸谋划登基,足见当年寤园之繁盛。

计成、阮大铖、曹元甫、戴澳、范风翼、刘友光、程邃、郑元勋、张岱、冒辟疆、施闰章、王士祯、吴国对、纪映钟等等都在此留下诗文,千古传诵。

至晚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仪征籍名士阮元(乾隆五十四年进士、曾任浙江巡抚、漕运总督等)与扬州知府伊秉绶,到仪寻访寤园旧址【寻得美人石(湘灵峰)并建亭保护,供人瞻仰,绘制《湘灵峰图》现存扬州博物馆】,成就了一段历史佳话。

现今,计成所著《园冶》,亦被定位为中国最早、最系统阐述中国古代造园术的巨著;是被日本宫廷评价为“开天工之作”,被欧美国家奉为“生态文明的圣典”;在国内外引发研究《园冶》的热潮,是中国古代园林营造方式和世界园林研究的珍本。

“寤园”及其造园巨著《园冶》承载了极其丰厚的历史文化内函,奠定了仪征“寤园”在中国古代园林史上的特殊地位。

中国园林学权威、中国工程院士孟兆祯先生为了纪念《园冶》在寤园中诞生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事件,花费大量心血,在枣林湾园博园中建造了一座“园冶园”,成为“世园会”的亮点。

打开《园冶》,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古代扬州园林的历史成就。前延后伸、以小见大,也让我们看到了明清时期仪征乃至扬州园林的一些鲜明特点:

一是起步于文化交流

古代仪征是一个典型的移民社会,北有中原移民、南有苏州移民等,使得人才、信息、技术、货物、金融、文化在这里充分融合。这样的南北大交汇又令园林兼容了南北风格,既有北方的雄浑亦有南方的精致。

二是凭借着名家造园

造园名家张南垣、计成、戈裕良等都先后在仪征留下精美的园林之作,正所谓“高手在民间、名家出精品”。

三是得益于以商养园

仪征当年是淮盐中转的重要港口,是淮南盐运往“扬子西岸”的中转基地。正是漕运、盐运从经济上促成了“盛世造园”,也正是盐商、盐官从物质上支撑起“私家园林”。

四是持久于文化艺术

如果说仪征园林在“形”上多依山傍水、巧妙借景,文化艺术则从“神”上赋予其含蓄自然、以小讬大的诗情画意。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形神兼备,仪征园林才能至今魅力犹存、影响深远。

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探讨仪征园林文化,我们成立了“仪征市园冶文化研究会”,研究会汇集了一批国内园林界、史学界、艺术界专家、学者,经常性组织各类活动。通过对园冶文化的挖掘、研究,一方面是为了彰显古代仪征的历史文明,探寻其历史渊源,更重要的是为未来仪征的发展寻根,为打造仪征“园冶文化发祥地”金字招牌,找到很有价值的历史证据。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践行仪征市委、市政府提出“跨江融合的发展战略”,把未来仪征建设成南京都市圈“生态人文滨江城市”,强化生态宜居的特征、强化历史文化的特质,构建仪征特色和自我创新的文化高地。

为此,我们倡议在市委、市政府统一规划、指导下,重现“园冶文化”之仪征,再造“江北绝胜”之寤园。《园冶》“神”上的魅力犹存,寤园却从物质形态上大部分迷失,寤园能考的参照物新济桥、美人石的遗址仍然存在,寤园明代黄石、美人石的部分碎块仍然可以找到。看到这些遗迹,世人仍然可以想见寤园当初“雕栏玉砌”、“瑰丽甲江都”的辉煌面貌。“美人渺如许、道远空寤歌”。对于当下的人们,既想追寻、解读传说中的事物,又试图去恢复和再现它们,这愿望和追求,就是一个“悟”字。而“悟”通“寤。凡想得深了、追求多了,就会”寤寐以求”,以至于“寤怀”(睡不着而怀念),“寤叹”(睡不着而叹息)。“七日而寤”,寤是大彻大悟,是事业成功后的坦荡,是遭遇命运不公的洒脱,是英明领导的大力决策,是普通百姓对日常生活的理性应对,是尊老爱幼的高尚,也是夫妻恩爱的和谐,总之,寤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随着“两园会”的成功举办,仪征市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宁、镇、扬一体化的进程在加速。前些年,王建文博士等在向仪征市领导汇报寤园古遗址考证成果时,就向市领导提出借“两园会”的东风,依照国家创新发展战略,重建或部分恢复建设“寤园”的建议,引起市领导的高度重视。我们相信众人拾柴火焰高,有物分明能唤寤,仪征人“寤园梦”正迎来了一个大好的机遇期。

我们建议:在寤园的古遗地,结合老城区的集中改造,打造“园冶——寤园”大IP主题的文化综合体。通过对一个人——计成,一本书——回《园冶》,一个园——寤园等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融入运河文化、盐商文化、园林文化、红色文化的基因,讲好仪征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的故事,建立文化传播、全民旅游、休闲创业为一体的文创产业,与周边的城市中央公园、沿江城市绿带、现有旅游资源相互联动和呼应,共同形成新的仪征文化符号,丰富城市的内涵。

具体体现“一芯、两核、十三景”:

一芯: 以重建寤园为载体,用古典的造园技巧,“诗为园境、园为诗宅”的情趣,把现代人文、生态、休闲等功能融汇一体,创作出天地间至秀至美的新寤园。身临寤园,仿佛是走进了一座“园冶文化教课书级、立体式博物馆”。

计成自幼酷爱书画,遍游燕、楚大地,尤其崇拜五代大画家荆浩、关仝的山水画,常取其笔意叠石造园。明崇祯年间,他为汪氏造寤园并此在写下不朽之作——《园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思想和“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造园理念是《园冶》的核心价值。在新寤园中,我们不仅要充分体现《园冶》美学思想,还要把《园冶》中二百三十五幅图式完整再现,让现代人特别是青少年进园参访,就能直观地、系统地领略中国传统园林的巨大魅力。从而提升再现“寤园”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核: 计成暨园冶文化陈列馆、江上青烈士主题纪念馆(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

计成造寤园,寤园著《园冶》这是仪征古代史上辉煌的一页,它奠定了仪征在中国园林史上特殊地位,也是仪征人民的骄傲。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要把这段文明历史挖掘、传承下去。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陈列馆中,要生动详实地介绍计成的一主成就和《园冶》文化的各种史料、文献以及研究成果,我会正组织编撰出版《寤园历史文化研究》一书等。把园冶精神和园林文化代代相传。

以史育人,聚力前行。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给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革命烈士江上青同志,学生时代就投身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爱国主义大潮。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为了真理,年仅十六岁的他就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九年八月他考入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由团转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时年十八岁。

江上青同志入党前后曾两次入狱,在敌人的威胁恐吓和残酷折磨下,不屈不挠、大义凛然,虽经磨难、意志更坚。江上青同志是勇立时代潮头的文化先锋。在上海艺大担任党支部书记期间,在“左联”领导下,参加了由田汉、郁达夫、蒋光慈、阳翰笙等先进文化人士发起的文化运动。撰写了《新世界底贺仪》、《十月底的旗帜》等大量政治抒情诗;九一八事变后,江上青同志义愤填膺、饱含激情写下长诗《前进曲》。抗战全面爆发后,他在郭沫若、夏衍的支持下,发起组织了“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流动宣传团”。“江文团”溯江而上,辗转四省十七个县市,历时十个月宣传,鼓舞广大民众抗日救亡,充分展现一名勇于担当的文化战士的睿智和才华。

江上青同志是我党早期革命教育的开拓者,一九三四、五年间,他受党委派到仪征十二圩中学以教书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为仪征早期党的地下组织创立和共产主义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九三八年,他受中共安徽省工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劲夫的派遣去皖东北工作,担任皖东北特别支部书记,参与和创建了皖东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同年八月,为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争取国民党第六行政公署专员盛子瑾共同抗日,不幸于执行任务途中,在安徽泗县小湾村遭反动武装伏击,壮烈牺牲。他的英雄精神将永远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实现“中华复兴梦”的动力,家乡人民永远缅怀他及无数革命先趋的丰功伟杰。

十三景:根据对史料的研究、挖掘,我们整理出十三个有据可考、有故事可说的历史景观,建议在寤园中全景再现。主要有(1)扈冶堂、(2)篆云廊、(3)美人石、(4)荆山亭、(5)新济桥、(6)湛阁、(7)灵岩、(8)深柳疏芦、(9)竹里松寮、(9)琪林兰室、(10)江北绝胜(题额)、(11)北垞南陔、(12)望江楼、(13)曲水轩等。还建议寤园与扬子公园之间跨河修建一条古色古香的廊桥相连,取名“真州古韵”,作为具有休闲、购物等功能的新景点。展示一幅“别业近城市,名园当画图。小桥穿曲水,仙客聚寤园”的新画卷。符合古诗中所描述的“一起江山寤,独创烟霞格”;“选将江海为邻地,幕出荆关得意图”的意境。

围绕寤园景区的打造,力争完善和实现五个示范功能:

一、跨江融合发展示范区

跨江融合发展是江苏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要决策布署,是仪征市融入长三角和宁镇扬一体化等国省战略的必由之路。市委提出在规划衔接、交通连接、产业链接、资源承接等方面争当先导,着眼古城见古,展现古城韵味。

当下,仪征的文创产业正迎来大力发展的机遇期,我们要发挥园冶文化、寤园品牌、名企打造、人才聚集、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等优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厚积薄发、后来居上,把寤园建设成仪征市跨江融合的示范区和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打卡地。

二、中国园冶文化传承及书画艺术示范区

枕江襟水,百舸争流,纲运喉舌,东南水会,正是钟灵毓秀的仪征成就了寤园,诞生了《园冶》。计成于此感悟写下名著,留香百世。今天的仪征,千年真州,园冶新生。这是上苍的安排,也是南京都市圈——仪征生态人文滨江城市的呼唤。我们要以重建寤园为契机,从深入广泛学习研究园冶文化入手,顺应新形势,坚定信心推动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立足自身禀赋,在彰显和传承历史文化上下功夫、出奇招,行成有利的融合发展的特质优势。

园林与书画艺术紧密相连,我们还要在传承和弘扬书画艺术方面做好文章。南京、扬州自古就是书画艺术的发祥之地,仪征处于其间得天独厚,加之我们研究会书画人才、才脉众多,渊源深厚。我们将利用寤园主体、廊房等建筑,设置若干展厅,创立主题书画艺术馆,邀请和吸引国内外著名书画家前来办展、创作、居住等,以利抬升人气、创造效益。中书协主席孙晓云、中美协副主席王明明、吴为山、著名画家王纯祥等一批书画界名人都对寤园建设抱有期待,孙晓云主席还答应为“寤园”亲书匾额,届时将有许多书画名流在寤园留下墨宝。想象一下,这将是一道多么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三、中国园林产业集聚示范区

园林产业是扬州建筑行业特色之一,但长期以来都是单打独斗,布局分散行不是完整的产业集群。寤园的建设正好为广大园林企业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也是广大园艺爱好者深入学习园冶文化、创作创新园林事业的理想场所。我们要在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下,以链式理念聚集产业发展之势。增强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园区平台的承载力以及营商环境的软实力。科学制定方案,狠抓措施落实,吸引一批园林骨干企业和学术机构进园发展,为仪征的特色经济建设作贡献。

四、长三角沉浸式夜游经济示范区

以园冶文化为主线,打造线下沉浸式剧本游+线上XR沉浸式数字云游的一体化业态,是我们未来文创产业发展的方向之一。我们要因地、因景制宜,突出本土文化,科技赋能,合力打造高科技形态下的全方位的寤园及周边新城河、金河观光带、扬子公园的沉浸式旅游产品。构建多元化的创新经营方式,开展精准营销。通过实景模拟、互动体验、实物展示、内容订制等多种形态还原场景,讲活故事。把园林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特色产业文化等进行深度开发和融合,让游客在趣味中感悟历史,穿越时空对话历史。使得历史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要引进专业团体加盟,引进人才和技术,搞好宣传推广。要增添沉浸式夜经济氛围,在数字媒体、实景灯光技术的辅助下,带动景区及周边餐饮、民宿等业态的同步发展。把寤园推向长三角,推向全中国,走向全世界。

五、交易、创意研发、科技服务、低碳生活示范区

园冶文创产业园将通过公共技术平台、信息交通平台、公共数据库等实现有效、便捷、配套周全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和行业优势,积极争取政府的优惠政策,资源共享,搭建好服务于入住艺术家、团体、企业、业主的服务平台。把文创成果迅速转化为经营资源,实现社会、艺术家、创业者多重效益共赢。

为入驻企业,我们还将提供人力资源、公关策划、财务体系、法律事务、战略发展、信息技术、办公后勤保障、融资模型设计、市场营销拓展等专业服务,完善从政策支持、创业基金、产业配套等一站式服务体系。

联络中国园林学会入园主办“中国园林国际高端论坛”年会,并作为常驻地;引入著名书画院、校机构及艺术团体在园区设立创作基地,创办各类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复合型、实用型文创人才的培训实习聚集地。

为了打造园区环境,完善园区的配套,我们建议周边物业的建设要严格按照政府规划的低密度、改善型、低碳环保的要求建设。临近寤园附近建设古典园林型的合院,使之与寤园的建筑风格相一致。北区的多层商品房建筑,采用全新的“空中花园”型的四代房建筑技术,实现“装配式”建筑指标完全达标。成为江苏省开发“四代房”的示范点,以最新的居住体验,享受绿色、环保、低碳的居家环境。

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把建设寤园和跨江融合发展战略结合起来,认真学习园冶文化的美学精神,师法自然、担负使命,为仪征乃至中国园林文化建设再立新功,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

影像测量仪器

光学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上海

上一篇: 【推荐】以高质量的稳与进扛起窗口担当上海新先锋华康药业有限公司
下一篇: 【推荐】仪电电子股东大会审议通过重组方案上海仪电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