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青
日前,通用旗下欧宝品牌正式宣布退出中国,为其在中国车市的22年历史画上了终止符,引发舆论一片哗然。在当前世界各大品牌纷纷争相进入中国市场的情况下,欧宝当真会彻底放弃中国这个全球汽车的掘金地吗?
自经历经济危机的剧痛之后,通用汽车经过一番“大瘦身”,终于涅槃重生。欧宝品牌由于在通用旗下的重要地位,成为通用重生之后的旗下硕果仅存的几个品牌之一。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品牌,突然宣布将从2015年1月正式推出中国,不得不引起行业的关注。
常言道,事出必有因,欧宝选择退出中国市场确实属于无奈之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在中国市场少的可怜的销量表现。有数据显示,2011年欧宝在华销量为5000辆左右,2012年下滑至4500辆左右,2013年欧宝的销量仅为4365辆。截至目前,该品牌在华保有量仅为4万余辆。2013年欧宝的销量继续下滑,全年的销量仅为4300辆左右。即使在渠道建设方面,欧宝也特别滞后。截至目前,欧宝在华维修网点共有46家,其中4S店的数量为22家。
相比而言,通用旗下别克的表现可以说是如日中天。别克品牌在华拥有650家经销商,2013总销量为81万辆,为别克贡献了其全球年度总销量八成的销量,使别克全球销量突破百万辆,创下103.2万辆的销售纪录新高。
事实上,销量的惨淡或许是欧宝选择退出中国的重要原因,但是绝非其主要原因。除了我们表面的销量原因,或者我们更应该看到其背后的原因。众所周知
,鉴于通用汽车的全球战略,欧宝品牌作为“半路捡来的孩子“,长时间为通用旗下其他品牌开拓市场提供无私的平台和技术支持,
尤其是别克的在华成功,少不了其背后的支持,如君威、新凯越、英朗、昂科雷等重磅车型。甚至可以说,通用旗下在中国市场销售车型,其中至少有一半车型都是在欧宝平台上开发。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
如果欧宝在中国市场发展,那么将会不可避免的导致同质化,从而引发严重的“内耗”拉锯战。而这种内战在通用汽车百年历史发展中已经遭遇过。
显然,其不可能允许这种情况再度出现。那么,相对表现惨淡的“后勤大队长”只好选择黯然退出。正如有业内人士分析所言,
欧宝退出中国汽车市场并不是自己的产品竞争力不足,而是为通用汽车嫡系品牌别克让道。
其实,通用新掌舵人玛丽·博拉就曾表示,
将在合适的细分市场上推出合适的产品,从而实现盈利增长。
“这是一个应更早做出的决定。”欧宝CEO倪凯铭针对欧宝退出中国车市如此表示,也印证了欧宝退出中国车市的必然。
然而,中国车市已经成为世界车企最大的掘金市场。
为了实现最大化的盈利增长,欧宝恐怕并不那么甘心退出中国车市。按照通用全球规划,欧宝将主攻欧洲市场。显然,尚未得到元气恢复的欧洲市场并不能提供通用想要的利益。
让我们看一则消息,在欧宝宣布退出中国的第三天,亚洲最大的欧宝旗舰店湖南德宝店宣示:“2015年开始,欧宝将以通用其他汽车品牌的形式进口或国产重返中国市场,欧宝售后将持续服务中国车主”,这是否意味着欧宝并没有完全退出中国,它只是将以新的面貌重新走进中国。有意思的是,以新的品牌走进中国市场,对于欧宝来说,并非罕见,如别克君威、英朗、小型SUV昂科拉的原型车等均为欧宝旗下车型。
“未来我们计划深化欧宝和别克品牌的协作,目前欧宝正和别克品牌合作开发十多款车型,同时还有几个项目正在酝酿之中,我们将更加谨慎地评估产品投放,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通用中国负责人曾表示。兼之,通用未来将对欧宝品牌投资40亿欧元,在2016年之前打造23款新车和13款新发动机,更新欧宝产品阵容。在此形势下,
借壳还魂,重新返回中国,将是其最好选择。
欧宝退出中国,或许只是欧宝其品牌名称退出中国,而非其旗下车型退出中国。也许,对于欧宝而言,退出中国的背后,只是以退为进的策略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