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以投资充电桩为幌子非法集资10亿元充电桩基金

该案系海南破获的首例利用销售充电桩名义集资诈骗案件

文图/本刊见习记者 张欣昱 本刊记者 翟小功

“投资一个5800元的充电桩年化回报率100%”“一次性投资13个58000元的充电桩年化回报率可达200%”……在海南警方近期破获的一起集资诈骗案中,成百上千的投资者血本无归。

近日,海南省海口市公安局在全国多地对全享通(海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非法集资案犯罪嫌疑人开展集中统一收网行动,成功打掉一个长期流窜在海南海口、山东临沂、浙江杭州、安徽合肥等地实施非法集资的职业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0名,冻结涉案资金1.4亿元,查扣黄金13.3千克、汽车6台、涉案房产12套。

该案系海南破获的首例利用销售充电桩名义集资诈骗案件。警方调查显示,该公司通过虚假造势、夸大实力,利用“线上+线下”推广方式面向社会不特定公众销售所谓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项目产品,并许诺投资年化回报率最高可达200%,累计吸收6000余名投资人资金10亿余元。目前,该案仍有涉案人员在逃,海口警方敦促在逃涉案人员尽早投案自首。

涉案金条。

“职业团队”瞄上新能源充电桩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战略举措。受益于政策支持和技术成熟,2013年至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保持高速增长。海南省是新能源汽车占比最高的省份,截至2022年底,海南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18万辆,全省汽车保有量占比超过10%。

2019年3月,《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正式发布,提出2030年起海南全面禁止销售燃油汽车。海南是我国第一个宣布禁售燃油车时间表的省份。根据海南省“十四五”规划,至2025年,海南省公共领域新增和更换车辆100%使用清洁能源汽车,电动汽车与充电基础设施总体车桩比在2.5:1以下。

2021年4月,从事过非法集资和传销的张某锦了解到售卖电动车充电桩业务有发展前景,遂产生以售卖电动车充电桩名义来非法集资赚取不义之财的想法。

随后,张某锦找到“同道中人”高某罡商议,二人决定将充电桩项目放到对企业有税收优惠政策的海南海口,并达成由张某锦负责前期投资、高某罡负责制定运营及返利模式、赚钱五五分协议。

“2021年5月,张某锦、高某罡通过购买空壳公司,找所谓的国企背景的企业控股背书等前期运作,在海口注册了全享通(海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找人制作运营App软件、公司网站,租赁海口海秀中路某办公楼为办公场所。”海口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周世郁表示。

公开信息显示,全享通(海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法人股东中,上海复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其第二大股东,占股30%。而上海复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大股东是鑫世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鑫世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有国企子公司背景。

正因为有了国企背景的企业控股背书,导致很多受害人对全享通(海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深信不疑。然而,2022年2月18日,鑫世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管理登记条例》被北京市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吊销营业执照。遗憾的是,众多受害人没有第一时间关注到这一细节而及时止损。

早在2019年7月30日,杭州金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金碗理财”平台被曝光,公司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被立案侦查。而企业注册信息显示,杭州金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由鑫世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0%控股。

2022年7月25日,全享通(海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被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其多家关联企业先后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短时间内非法吸金10亿元

2021年6月起,张某锦、高某罡陆续召集了顾某浩、石某、何某、张某等人组建销售团队,特别是犯罪嫌疑人张某经人介绍到全享通公司任总裁负责公司日常管理后,招揽大量营销人员,通过制定一系列促销政策和奖励机制,公司销售业务迅速扩张。

据海口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一大队教导员许展能介绍,民警在调查中发现,全享通(海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对外售卖的所谓充电桩单价有5800元、1万元、58000元三种价格,投资人购买充电桩后每周有返利,5800元的充电桩每周返利30元,1万元的充电桩每周返利103元,58000元的充电桩每周返利1115元。

“为了吸引投资人加大投资额度,全享通(海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宣称随着总投资额的提高,有相应的返利加速机制。”许展能说,按照该公司设定的规则,一次性购买13个58000元的充电桩投资回报年化率可达200%。

不仅如此,全享通(海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找人专门搭建了投资购买充电桩版App,且必须由公司人员或老客户分享的推荐码才能下载,该App连接第三方支付平台,有吸收、返还、统计客户资金等功能。

“每当营销团队介绍投资人来海口进行考察,全享通(海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来海南的食、宿、行费用,由公司教培人员宣讲充电桩产品及行业的美好前景,有投资意愿后由专人负责让投资人付款并签订合同,专人负责教投资人注册购桩App账户,在App上操作每周返利提现。”海口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一大队四级警长曾轶说。

为了博取投资人信任,除了高额的回报收益,全享通(海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推广手段花样百出,通过不定期地在高档酒店组织推介会,现场邀请所谓明星站台,在线上通过网络直播、宣传片等方式营造声势。该公司用于运营的两亿元中,大部分资金用于召开推介会、客户接待与发放员工工资等。

曾轶表示,在基础返利的基础上,全享通(海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还对营销团队队长和小队长制定了销售额提成15%的激励机制,并且不定期地对“业绩”好的销售人员奖励高档电动汽车。其中一个销售团队队长石某销售额近1.3亿元,非法获利近1200万元,公司奖励其一部150余万元的豪华越野车。

据了解,该公司通过虚假造势、夸大宣传,利用“线上+线下”推广方式面向社会不特定公众销售所谓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品,并许诺最高投资年化回报率200%,半年时间内累计吸收6000余名投资人资金10亿余元。

两亿元资金被瓜分

项目由政府支持,公司股东大有来头,项目回报率高、变现快,通过全享通App很快就能提现……这些花言巧语着实欺骗了不少盲目的投资者。

本刊记者了解到,这些投资者中,可能刚开始时尝到了甜头,于是发动众多亲朋好友纷纷入“坑”,通过不断发展下线,自己当了“桩主”,发展了多个1拖6、1拖12“团队”,把房款、养老钱等投入进去。然而,投资者很快便发现全享通App无法提现,上线和公司高管也联系不上,投入的本金全部面临套牢。

据统计,截至2022年6月,全享通(海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售出充电桩近2万台,共吸收资金10亿余元,其中约6亿元用于投资返利,约2亿元用于公司营销维护运转,剩余约2亿元资金被公司实控人、高管及营销团队队长瓜分。实际用于建设、收购充电桩的资金仅1000多万元,实际收购、建设充电桩仅123个,另有108个已处于停建状态。

据许展能介绍,为了逃避公安机关查处,张某锦等几名公司高管在该公司不使用真实姓名、不担任任何职务、不在公司领取固定薪酬,隐藏幕后操控并管理公司事务,为警方侦办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

而且,在警方介入调查后,这些公司高管通过购买房产、黄金和汽车等转移资产,并把项目转移到外地继续开展集资诈骗。在警方查扣的涉案清单中,黄金13.3千克(价值约520万元)、汽车6台(价值300余万元)、涉案房产12套(价值3000余万元)。

海口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发现该公司违法犯罪线索后,通过开展大量的走访调查工作,逐步摸清该团伙组织架构和犯罪事实。海口警方联合临沂、杭州、合肥等地警方同时收网,陆续将犯罪嫌疑人张某锦、高某罡、王某雷、张某等20人抓获归案,并迅速冻结相关涉案资金,查扣一批涉案资产,累计收到整理投资人报案材料1000余份。

目前,20名犯罪嫌疑人被批准逮捕,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海口警方将始终紧盯新型犯罪手法,依法惩治非法集资犯罪活动,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近年来,非法集资不断变换“马甲”让人应接不暇,他们大多通过注册合法公司,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开展创业创新的幌子,甚至用组织免费旅游、邀请明星站台等方式骗取投资者信任,编造各种虚假项目大肆捞钱,涉案金额大,涉及人员多,让人触目惊心。与传统模式相比,这种“新型”非法集资的隐蔽性、广泛性和传染性更高。

警方提醒,广大群众一定要擦亮眼睛,树立科学理性投资观念,捂紧自己的“钱袋子”,避免落入非法集资陷阱,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当有人以高额投资回报兜售高息存款、股票、债券、基金和项目时,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高息保险”“高息理财”。凡发现涉嫌非法集资违法犯罪线索,应当及时举报或报警。

作者| 文图/本刊见习记者 张欣昱 本刊记者 翟小功

来源|《法制与新闻》杂志

刊期|2023年5月上期(总388)

以投资充电桩为幌子非法集资10亿元

ogp非接触式光学影像测量仪

三次元影像仪

影像测量测试仪

上一篇: 【推荐】以技术驱动风控的小M任美利金融首席智慧官美利集团有限公司
下一篇: 【推荐】以投资水上乐园为名诱骗老人非法集资1400万元6人获刑公司骗员工入股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