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市场如此关注美联储议息会议,美联储加息后又将如何影响各大市场?以下整理了历次美联储加息后对各大资产的影响以及机构对于此次加息预期的影响解读:
1、什么是美联储?
2、为什么要关注美联储加息?
3、历史上历次加息对各大资产的影响
正文开始
1、什么是美联储?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简称美联储,美联储是美国一家私有的中央银行。
美联储是美国联邦债务(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者,美联储对股东构成严守秘密,负责履行美国的中央银行的职责。
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美联储从美国国会获得权力,行使制定货币政策和对美国金融机构进行监管等职责。
美联储加息/降息、扩表/缩表有什么作用?
加息即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简单来说就是商业银行之间拆借的利率
。银行都要在美联储有一定存款比例的准备金,以防止取钱时候挤兑。然而每天存款放贷业务是不稳定的,总有钱不够的时候。这样就有同行隔夜借款,第二天存款进来再还就是了。还钱的时候当然是有利息的,这个利息就是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加息提高这个利息,商业银行自然减少放贷,提高吸纳存款。使得流通的美元变少,美元自然升值。
因此,
美联储加息,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自然也将随之变化。加息的目的就是让银行存款增加,贷款减少,货币回流,
这样可以抑制社会投资和消费,经济发展过热时就会降温,避免出现经济危机。
而降息的操作和目的与加息则正好相反,主要是在经济发展疲软和衰退时,通过降息提高货币供应量来刺激经济增长。比如说,这样做可能会给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带来利好。
扩表和缩表分别指的是扩大和收缩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具体而言,就是增持和减持美国的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可以达到增加或减少市场货币流通数量的目的。
美国政府只有发债权没有发行货币权,美国政府想要钱就得拿国债去换。美联储增持国债相当于印钞。
2、为什么要关注美联储加息?
美元是国际流通货币
,也是国际储备货币和国际结算货币,各国银行主要外汇储备货币都是美元。
美联储的利率水平会直接影响到美元的流动性。
比如加息,国际资金会向美国流动,造成国际方面的资金紧张,并大概率引发新兴经济体金融危机;降息,则会让资金流向国际,推高新兴经济体的股债市场价格,如果经济结构不完善或者比较脆弱,就会引起资产泡沫,对民众生活造成影响。
美国历次加息,都有造成外资撤离新兴市场,刺穿泡沫爆发危机。例如上世纪日本股市、汇率、90年代东南亚金融危机、包括本世纪全球金融次贷危机。因此加息带来的影响于国际重视程度远高于降息等其他动作。
3、美联储历次加息对各大资产的影响
第一轮:加息周期为1983.3—1984.8,基准利率从8.5%上调至11.5%,加息12次
加息背景:美国经济处于复苏初期,里根政府主张减税帮助了经济的复苏。加息目的是为了抑制通胀过快。
美元:80年代后美元体系稳定,美国经济强势复苏下美元走强。
黄金:伴随着美国经济走强,黄金结束了大牛市。
美股:随着美元资产走强。
新兴市场:对于香港极为不利,港股在美国加息期间下跌近10%。拉丁美洲爆发债务危机。
第二轮:加息周期为1988.3—1989.5,基准利率从6.5%上调至9.8125%,加息16次
加息背景:加息目的依旧是抑制通胀。1987年“股灾”导致美联储紧急降息救市。由于救市及时、股市下跌对经济影响不大,1988年起通胀继续上扬,美联储开始加息应对,利率在1989最终升至9.75%。
美元:此轮加息周期的美元指数的涨幅,是历次加息周期中最大,期间总计上涨15.17%
黄金:黄金因美元大幅走强而下跌,相比其他加息周期跌幅最大,期间累计下跌18.33%。
原油:原油在1988年两伊停战协定和供过于求的推动下,1988年先是一路下跌,随后于1988年11月欧佩克部长级会议达成新协议后开始逐步回升,美联储加息期间累计上涨17.86%。
新兴市场:新兴市场国家先后放开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等资本项目管制,加快对外开放进程,在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腾飞的美好愿景下,资本开始涌向新兴市场并推动股指上涨。
香港实行联系汇率制从而受益于美元走强,股市楼市均走出牛市。
1989年日本经济泡沫:85年广场协议后日本货币急速升值,在美联储持续加息的1988年下半年日本依旧保持过低的利率。直到通货膨胀真正到来才加息。一系列货币失误最终导致泡沫破裂。
由于我国A股是90年代后才有的,A股赶上了美联储第三轮加息周期。
第三轮加息周期为1994.2—1995.2,基准利率从3.25%上调至 6%,加息7次
加息背景:美联储处于对通胀恐慌。1990-91 年经济衰退之后,尽管经济增速回升,失业率依然高企。通胀下降令美联储继续削减利率直到 3%。到 1994 年,经济复苏势头重燃,债券市场担心通胀卷土重来。十年期债券收益率从略高于 5%升至 8%,美联储将利率从 3%提高至 6% ,使通胀得到控制,债券收益率大幅下降。此次加息也被认为是导致此后97 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对应A股市场明显波动较大。
美股:加息冲击让美股上演杀估值行情,高估值股票杀跌作用下,美股在此次加息期间没有明显上涨。
新兴市场:1994-1995年美联储加息周期对香港市场的负面冲击较大,恒生指数在本轮加息周期累计下跌38.48%。随着墨西哥货币大幅贬值和资金流出新兴市场,以及1994年中香港政府开始进行地产调控后,房价股市也出现了幅度较大的下跌。
第四轮加息周期1999.6—2000.5,基准利率从4.75%上调至6.5%,加息6次
加息背景:美联储将利率下调 75 个基点以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后,互联网热潮令 IT 投资增长,经济出现过热倾向,美联储再次收紧货币,将利率从 4.75% 经过 6 次上调至 6.5%。2000 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和纳斯达克指数崩溃后,经济再次陷入衰退,“911 事件”更令经济和股市雪上加霜,美联储随即转向,由次年年初开始连续大幅降息。
黄金:这轮加息下黄金走势较为特殊,1999年金价处于历史低谷,9月26日欧洲15国央行协议限制黄金抛售量后金价飙涨,随后金价随着美元指数走强而震荡回落,整体上加息期间小幅上涨。
新兴市场:本轮加息周期的港股表现强势。随着1998年金融危机消除,资金回流新兴市场,香港经济复苏,叠加美国科网泡沫的拉动,香港股市以及国内股市在本轮加息周期下依然表现出牛市行情。
第五轮轮加息周期为2004.6—2006.7,基准利率从1%上调至5.25%,加息17次
加息背景:2003 年下半年经济强劲复苏,需求快速上升拉动通胀和核心通胀抬头,2004 年美联储开始收紧政策。
美元:美联储2004年至2006年的加息,持续时间最长、加息幅度最大,但是,整体利率水平处于历史加息周期的低位。加之美国经济增长弱于全球,美元并未走强。
新兴市场:2004-2006年加息周期下资金依然持续流入新兴市场。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的新兴经济体高增长推动全球需求快速膨胀,叠加美元指数的下跌因素,黄金和原油等大宗商品均走出大牛市。全球资金从发达市场流向新兴市场。
第六轮:加息周期为2015年——2018年,基准利率从0.25%上调到2.5%,加息7次
加息背景:2015 年底以来,美国经济复苏迹象明显,为了避免在超低利率环境持续时间过长以及可能的经济过热,美联储开启新一轮的加息周期。美联储此轮加息更多的是在经济缓慢复苏过程中抑制未来可能的经济过热, 带有更多预防性的目的。
2015年底加息后,我国汇率明显迅速贬值,A股市场2016年初前后迎来股市、汇市双杀局面。直到2019年美联储开始降息A股股市才开始好转。
根据美联储加息周期历史,加息对于各个资产影响规律,兴业证券表示:
1、加息周期内美元并不一定走强,还需比较美国和全球经济的相对强弱
2、加息周期对于金价和油价的影响并非线性的,影响金价和油价的因素多而复杂。金价与美元指数负相关关系较为稳定,油价则更多受全球供求关系的影响,加息周期并非核心决定因素。
3、加息并不一定对新兴市场产生冲击,主要关注加息节奏和新兴市场经济基本面及其与美国经济的对比情况。
4、历次加息明显利好美股。美股表现都会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