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以史为鉴数看中美经贸40年近几年来对美汇率为多少

文/王焱霞

2018年3月22日,中美贸易争端爆发,此时中美经贸关系较之过去任何时候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本文梳理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分析中美经贸关系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特征,以史为鉴,希冀为今日之中美贸易争端提供客观的分析依据。

1979~1989年:中美经贸关系构建阶段

1979年中美建交,美国与中国签订了互享最惠国待遇的贸易协定,中国也进入了以外向型经济为发展模式的改革开放阶段,中美经贸关系由此正常化发展。在这十年的时间里,中国通过对美贸易获得了经济发展亟需的美元外汇储备,美国也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为过剩的美元引进了一个巨大的储备方,维持了美元汇率的稳定,同时又制衡了前苏联。正是在这种互相补充、各有所需的客观环境下,中美经贸关系得以不断发展,中美贸易总额从1979年的24.51亿美元增长到1989年的122.50亿美元(见图1),年均增长率达到17%;其中进口总额从1979年的18.6亿美元增长到1989年的78.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5.5%,为后续中国经济发展引进了大量生产设备和必备技术知识。

继尼克松访华后,1979年1月,邓小平出访美国,在解决了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基础上,基于共同的战略利益,中美两国在贸易、航空、海运、科技和文化交流等领域签订了若干协议,并建立了联合经济委员会以促使两国经贸合作。1979年7月,中美两国签署了为期三年的贸易协定,确定双方互享最惠国关税待遇。但根据《上海公报》规定,美国总统在每年7月会就是否豁免中国适用最惠国待遇条款通知国会。

改革开放后最初的十年里,中国的出口从最初的资源型向劳动力密集型进行转变。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劳动力充裕的国家,充分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生产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不但解决了中国的就业问题,而且也向美国等国家输送了大量的廉价产品,大大提升了全球消费者的福利水平。

1990~2000年:中美经贸关系争议不断的阶段

1991年苏联解体,中国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失去了制衡价值,美国开始对中国产品设置门槛,其标志就是对华最惠国待遇年度审议变得越来越与中国的人权、知识产权、以及“复关”“入世”等问题进行挂钩。在这十年里,中美两国进行了一系列的谈判,这些谈判不但涉及到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还涉及到两国之间的政治关系。为获得在美国市场的最惠国待遇,中方在1991年、1995年、1996年与美进行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谈判;1992年,与美进行了中国“复关”方面的谈判;1992到1994年与美进行了人权问题方面的谈判;1996年,与美进行了中国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1997到1999年,与美进行了中国“入世”方面的谈判。在这一系列的谈判过程之中,中方在坚决捍卫祖国利益的基础上作出了承诺和让步,美方也不得不继续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

虽然这十年时间里,中美贸易纷争不断,然而世界经济发展正日趋全球化,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凭借着人力资源的优势和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中国对外贸易逐渐实现了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转变,贸易伙伴也不断拓宽。而此时,美国已经为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其国内进行了大量的风险投资,迫切需要市场回报的美国信息技术产业与中国正在实施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发展的战略不谋而合。随着美国的信息技术产业以及相关产品不断流入中国市场,这对美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中美之间虽然争端不断,但是两国间的贸易量仍然在不断增长,从1990年的117.7亿美元增长到2000年的744.7亿美元,年均增长20%;出口增长迅速,从1990年的51.8亿美元增长到2000年的521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6%,为中国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积蓄了力量(见图2)。

2001~2006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的阶段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开始在美国市场享受“正常贸易关系”待遇,所以对美贸易规模得到大幅提升,贸易总额从2001年的804.8亿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2626.6亿美元,年均增幅为12.6%;出口继续高速增长,从2001年的542.8亿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2034.5亿美元,年均增幅为14%;进口增长相对缓慢,从2001年的262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592.1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8.5%;这导致贸易顺差从2001年的280.8亿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1442.39亿美元,年均增幅为17.8%(见图3)。中国对美国出口以及顺差的剧烈增长使得中美贸易摩擦日益加剧。

2002年3月,美国对中国出口的钢材设置为期三年的配额限制,对中国出口的汽车挡风玻璃开征反倾销税;5月,中国几家公司因向伊朗出售巡航导弹及化学武器,遭到美国经济制裁;6月开始对中国出口的金属桌椅征收反倾销税。2003年5月,长虹等彩电在美遭到反倾销起诉;7月美国纺织品和服装生产贸易组织要求调查中国纺织品的不公平竞争行为,并限制中国纺织品的进口,同时,美国家具、滚珠轴承行业也要求限制中国同类产品进口;9月,有美国议员提出对中国的产品征收27.5%的惩罚性关税,并提议将中国设置为汇率操纵国;11月,美国政府对中国出口的纺织品实施进口配额。2004年2月,美国对中国出口的暖水虾征收反倾销税;7月,美国商务部认为中国企业对美的多项产品构成侵权;9月,美国行业协会要求人民币升值;10月,对中国出口的纺织品和服装提起特保申诉。2005年4月,美国启动针对中国三类纺织品的进口保障程序,又对14大类来自中国的纺织品展开特保调查;5月,美国宣布对中国的棉织衬衫和内衣裤重新实行配额限制,并对中国生产的多项纺织品实施特保调查并采取进口限制措施。7 月,美国通过旨在对中国商品征收反补贴税的《美国贸易权利执行法案》;10 月、 11 月,美国相继对中国钢铁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

2006年2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美中贸易关系全面评估报告,报告在系统地回顾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基础上,提出美国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正在进入新的阶段。12 月,美方与中方在北京展开战略对话。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经贸摩擦和纠纷之后,中国认识到对美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美国也发现中国已经成为促使美国商品和服务出口不断增长的巨大市场。此后,中美关系进入到了一个十年期的战略对话阶段。美国《2006年总统经济报告》和美国贸易代表评估报告共同构成了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新起点,标志着中美开始进入战略对话阶段。

2007~2017年:中美战略对话阶段

在这十年时间里, 中国开始主动进行深化改革探索,逐步确立了外向型经济转型为扩大内需型,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促进内需增长。与此同时,美方开始承认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性经贸大国,也接受了美中经贸关系持续失衡这一现象,愿意与中国逐步发展务实性的合作。从 2006 年 12 月中美两国在北京举行首场战略经济对话开始,到2016年共举行了八轮战略经济对话,通过对话双方确认,作为全球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中美两国经济繁荣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双方也表明会采取进一步具体措施支持强劲的国内和全球经济增长,促进开放的贸易与投资,强化和支持金融市场稳定与改革。

这十年中美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中美贸易额从2007年的3020.7亿美元上升到2017年的5837亿美元,年均增长6.8%;中国向美国的出口从2007年的2326.8亿美元上升到2017年的4297亿美元,年均增长6.3%;而中国从美国的进口从2007年的693.9亿美元上升到2017年的1539亿美元,年均增长8.3%;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从2007年的1632.9亿美元上升到2017年的2758亿美元,年均增长5.4%(见图4)。由数据可见,中国致力于扩大内需,减小对美出口的同时不断扩大从美国的进口,这有效控制了美对华贸易逆差的大幅扩大。虽然中国不断扩大从美国的进口,但美国始终将其具有比较优势的技术密集型产品拒绝出售给中国,而中国能从美国购买的大宗商品主要是粮食和飞机,这使得中国的进口扩张无的放矢,始终难以实现中美贸易的均衡发展。

在这十年的时间里,虽然中美两国举行了一系列的战略与经济对话,而且两国在2012年5月还确立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但美国政府始终试图在世界贸易组织之外建立新的经贸关系以平抑对华贸易赤字,“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以及“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就是在这样的意图下产生的。与此同时,中国推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应对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遏制。

2018年后:中美贸易战阶段

此次贸易战普遍认为始于2018年3月22日,当天美国政府宣布“因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对中国商品征收500亿美元关税,并实施投资限制”。但其实双方的贸易争端早在2018年初便已经初露端倪。1月,美国政府宣布“对进口大型洗衣机和光伏产品分别采取为期4年和3年的全球保障措施,并分别征收最高税率达30%和50%的关税”;2月,宣布“对进口中国的铸铁污水管道配件征收109.95%的反倾销关税”;2月27日,宣布“对中国铝箔产品厂商征收48.64%至106.09%的反倾销税,以及17.14%至80.97%的反补贴税”;3月,宣布“对进口钢铁和铝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即232措施)……

伴随着这一系列的冲突和对抗过程的,是中美两国的贸易磋商和谈判。截止到2019年5月10日,中美双方已经进行了11轮谈判。

在过去40年的时间里,中美经贸关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中间也曾历经波折,所幸双方能够本着互惠互利的立场,虽历尽艰辛,但仍能达成协议,且中方正在不断加大开放力度,努力缩小同美国的贸易顺差。但中美贸易的问题不能也不应当由中国单方面承担,美国如果能适当放宽对华技术出口限制,向中国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技术密集型产品,中美贸易不均衡的问题也许是能够得到妥善解决的。

中美之间的谈判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纵观中美经贸发展历史,很多的谈判都历经长达数年的艰巨斗争,更何况这场已经上升为“贸易战”的经贸纠纷,它发展到今天本就不是短期的结果,所以也不是能够短期解决的,在达成最终的协议之前,必然经历曲折反复。(《四川省情》2019年第6期)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价格

自动测量仪公司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多少钱

上一篇: 【推荐】以史为鉴A股30年来的记忆牛熊转化仅一念之间2016股市最高点是多少
下一篇: 【推荐】以史为鉴疫情放松股市要涨四川乾坤股票资讯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