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铝合金门窗厂家

文章目录:

1、“好政策是我们增强科技创新的动力”2、别让滤镜“网红”欺骗了你3、一到下雨天就成“水帘洞” 多名业主反映泰和滨江壹号窗户严重进水

“好政策是我们增强科技创新的动力”

来源:人民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用税收优惠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着力推动企业以创新引领发展。

“希望这一政策赶紧落地。”云南德春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德春公司)副总经理耿宏当时期盼。

没等多久,今年3月31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刊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公告》,明确制造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1年1月1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自2021年1月1日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

耿宏很高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持续优化,降低了企业所得税支出,减轻了企业税收负担,提振了企业研发决心和信心。”

德春公司生产车间。人民网 程浩摄

“公司将享受到更大的减免税额”

食品企业要想发展,创新是硬道理。“成立22年来,公司一直在创新。”提到创新,耿宏打开话匣子,“起初成立时,公司主产原味藕粉,为拓展产品种类,开发了猪肉藕粉、牛肉藕粉、咸味藕粉,可市场不认可。2003年研发了红枣藕粉,全部员工试吃,感觉没问题了,才走向市场。因为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市场接受度很好,直到现在,红枣藕粉年销售收入仍占着公司年销售收入的近一半。”他说。

从耿宏寥寥数句的讲述里,能依稀感到德春公司研发新产品的过程并不顺利。“本打算研发花生藕粉,可花生油性重,和藕粉搭在一起口感不好,烘干的大枣没油性,我们试着把它打成粉末,和藕粉配在一起,一遍遍尝,大概一年多,产品才算成熟。”耿宏回忆说,期间为解决产品走向市场后的原材料供应问题,他和同事往新疆、陕西西安跑了好几趟找枣,最终才把货源问题解决。

后来市场上红枣藕粉多了,“我们又研发不用开水冲泡的藕粉酥,方便消费者食用……”在创新这个话题里,耿宏一时半会停不下来。

对位于云南玉溪澄江工业园区的德春公司而言,重视创新带来的效果明显:该公司目前拥有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在云南藕粉行业,德春公司的销售收入这些年一直靠前,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云南省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型企业”等殊荣。

“取得这些成绩,和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分不开,特别是税收政策对我们的支持。”耿宏说。

“去年公司投入研发经费143万元,按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的政策,去年公司加计扣除了研发费107万元。”耿宏说,加计扣除省下的钱可继续用在新产品研发上,提升企业竞争力。

今年,德春公司将继续提高研发投入,“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后,公司将享受到更大的减免税额。”耿宏说。

高登公司生产车间。人民网 程浩摄

“不论研发成功与否,研发费用都可享受税前加计扣除政策”

距离德春公司一两公里外的澄江高登建材有限公司(下称高登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铝合金门窗的大型企业。公司2019年4月投产,目标是三年内做到云南铝合金门窗行业第一。

实现这一目标,产品的研发是重中之重。“去年投入研发经费87万元,今年预计还会增加50%。”高登公司总经理张进说,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去年公司申请专利20多个,目前拥有4个国家专利。

高登公司之所以敢加大研发投入,与国家的税收政策优化不无关系。“去年研发费用86万元,按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的政策,公司加计扣除了研发费64万元后,就交不到所得税了,节约了一笔开支。”张进说。

今年国家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解除了企业投入的后顾之忧,不论研发成功与否,研发费用都可享受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并且是自行申报享受,这给企业研发吃了一颗定心丸。”张进继续说。

在我国,享受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企业不止上述两家。近年来,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持续优化完善,鼓励创新的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企业享受到税收政策带来的红利。

来自国家税务总局玉溪市税务局的一系列数据印证了企业的感受。2019年度,全市279户企业享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户数同比增加40户,增幅16.73%;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5.84亿元,同比增加1.32亿元,增幅29.2%,享受户数、加计扣除金额再创新高。其中,全市98户期内资格有效的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确保纳税人‘一个不少’享受政策”

企业创新发展离不开好政策,也需要好服务。近年来,税务部门持续优化纳税缴费服务,营造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

以国家税务总局玉溪市税务局为例,该局组成工作团队,辅导纳税人规范账务核算,精准辅导报表填报规则,做到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数据精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应享尽享。同时,主动联系科技部门,进企业宣传辅导研发费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确保相关企业“一个不少”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有次申报时我们未能及时享受政策优惠,不久后我们接到税务部门通知,让我们参加培训后更正申报。”当地一家公司财务人员说:“多亏了税务部门细心服务,才让我们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国家政策优惠。”

“税务部门加大税务服务力度,以优质服务支持企业创新研发,让更多纳税人享受到减税降费的红利,为促进企业持续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当地另一家企业负责人说。

确实,在包括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政策的助力下,我国科技创新加快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4月是全国税收宣传月,包括国家税务总局玉溪市税务局在内的全国税务部门行动起来,来到一线,确保把“带温度”的税费优惠政策送到每一位纳税人手中。

“希望有更多便企惠企的好政策出台。”一线走访中,一名企业负责人的期盼代表了很多人。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别让滤镜“网红”欺骗了你

同一“网红”地的不同效果。图为网上加了滤镜的粉红沙滩。 图片来自网络

图为沙滩实景。 图片来自网络

每年“十一”假期,朋友圈都会上演精彩纷呈的摄影大赛。层林尽染的阿勒泰、澄净如镜的茶卡湖、灯火通明的洪崖洞……有人持着风景秀美的照片满意而归,但也有人被网友推荐的“网红”地所骗,失望而去,下决心“再也不相信所谓‘网红’了”。

追求美景,是人心之所向,受他人鼓动前往,更是人之常情。可是,那些成批量、同质化的精致照片包装的“网红”地美景究竟是真是假?褪下特殊加工的滤镜后,“网红”地到底还有多少能看的?

滤镜下的名不副实

你知道小三亚、小奈良、小圣托里尼吗?不知道也没关系,在互联网上,只要搜索这几个词,就能找到数个冠之以该名的地方,遍布中国大江南北。

浙江姑娘小郑是一名资深驴友,酷爱旅行。在去过大部分主流旅游景点后,小郑对更小众的“网红”地产生了兴趣。“一开始是看博主推荐,这些地方风景独特,拍照特别好看。”小郑说。

小郑接下来所经历的便与众多自述被“网红”景点欺骗的网友经历相同:乍一看,照片里的碧海、蓝天、沙滩、椰林与三亚相仿,真若“小三亚”,于是心生向往,跟风而至。到了目的地才发现,沙滩是暗黄色的工业硬沙,又粗又硬;棕榈树是人造的景观树,萎靡不振;所谓的海也是一片人工湖。最令人崩溃的是,附近一直有施工队在盖楼,无滤镜效果下,就像一片工地。

除了“小三亚”外,还有网友千里迢迢去打卡云南澄江的“网红”地——粉红沙滩,结果发现,实景根本就不是网图中的嫩粉色,而是暗红色。沙也并非细沙,而是粗粝的石块和厚实的泥土,实际就是在云南广为分布的、富含铁和铝的红土地。

如此一来,跟风前往这些“网红”景点,体验就像拆盲盒,你永远不知道打开的是什么。当备受信任的旅游攻略也蒙上厚厚的滤镜,破坏的,只有旅游者对旅行的兴致和期待。今年5月,记者也曾前往京郊一处被称为“小瑞士”的地方郊游,从网上成批量的照片看,广阔青翠的草原和远方连绵的青山,与瑞士倒有几分相似。但真到了实地,眼前只有一方不大的草坡,密密麻麻的帐篷挤满了整个草坪,一旦碰上阴雨天气,根本无法拍出网图的效果。

视频里的情绪渲染

裹着厚厚滤镜的“网红”地之所以能风靡网络,一方面是开发商的宣传营销行为,想借噱头传播走红;另一方面也是发布者“唯流量”思维在作祟,通过使用滤镜炮制美景以吸引更多流量关注。除了加上滤镜的照片,一些旅游小视频也同样具有迷惑性。

在一些短视频中,旅游体验官们津津有味吃着美食、体验各种游乐项目,还被邀请到精致的民宿做客参观。但等网友真的去了,才发现所谓的美食并没有那么可口,游乐项目只在特定时间才开放,陈设精良的民宿更是在视频里才存在,属于自己的房间与之相差甚远。

更有视频着眼于惊险刺激,专拍体验者惊恐万分、出洋相的镜头,刺激体验者的情绪来吸引眼球。此时,观众所关注的,早已不是项目是否安全,而是想着自己要不要也试一试。

一个个视觉刺激的“网红”打卡地,吸引来跟风打卡者,名不副实事小,往往也会导致高价收费的现象。动辄一两百的门票价格远超5A级景点票价,由于缺乏管理,流动商贩售卖的商品价格也更高于正常价格。小郑向记者吐槽,她曾想在一处“网红地”买只小风筝,竟被要出天价,无奈之下小郑只好作罢。

追求独属自己的个性体验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网红”成为生活中绕不开的词。吃饭要选网红餐厅、生活用品要用网红产品,旅游也要选网红城市。“网红”地的兴起,实质是人们消费理念转变的体现。然而,过度追求“网红”,反而会陷入“颜值至上”的陷阱,错过旅途上真正有意味的风景。例如前文中吐槽粉红沙滩的网友,既然都到了澄江,何不去游览抚仙湖——全国第一大高原深水湖泊,那里是更值一去的地方。

网红地背后,是越来越千篇一律的滤镜模板。“自从有博主在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穿着宇航服拍过照片后,去那儿的人都开始穿宇航服拍照片。可是那样是看不清脸的,怎么知道是你自己呢?”小郑说。每个人都在同样的滤镜下拍出同样的照片,同质化的“网红”地打卡,反而丧失了旅游者的个性。如今,如小郑一样的旅游者也在反思,旅游的初衷究竟是什么?是复刻、模仿他人的照片,还是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独一无二的风景,找到别具一格的玩法。

“网红打卡地”的泛滥也倒逼从业者思考,什么才是景点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就像西安大唐不夜城,虽也是“网红”地,但以西安厚重的文化底蕴为依托,才拥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这绝非绚烂灯光和仿古建筑所能带来的。失去了文化涵养的网红地终究无法长久,旅游景点去伪存真,去芜存菁,以真实面目示人势在必行。我们推崇名副其实的网红地,不加滤镜、纯天然,更推崇用心去感受,而非复制他人的旅游体验。(记者 何欣禹)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10月11日 第 12 版)

来源: 海外网

一到下雨天就成“水帘洞” 多名业主反映泰和滨江壹号窗户严重进水

近日,吉安市民刘先生向记者反映,他在泰和县滨江壹号小区买的新房,交房才一年多,每逢下雨天卧室都变成了个“水帘洞”。

针对这一窗户漏水的问题,该小区已有多名业主向泰和县住建局质监站反映情况,然而截至目前开发商还未完全整改到位。新建不久的江景房下大雨严重漏水,究竟是谁之过?

■中国江西网/江西头条新闻客户端记者曹琦/文

泰和滨江壹号小区房屋漏水严重

据了解,泰和滨江壹号小区位于泰和县澄江镇滨江大道,因临江吸引了不少业主购买。然而从交房以来,已有多名业主向记者反映,该楼盘房屋窗户进水严重。

吉安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他是2017年购买的毛胚房,经过几个月装修后,于去年年底开始入住。“住了没多久,有次下大雨就发现房子严重漏水,屋子外面下暴雨,卧室里头下大雨,屋子外面下大雨,卧室里头下小雨,刮南风就是主卧漏水,刮北风就是次卧进水,已经连续几个月了,让人烦不胜烦。”刘先生表示非常无奈。

4月25日,记者拨打了滨江壹号小区物业的联系电话。据物业反馈,该小区已有多名业主向他们投诉窗户进水的问题,“这是一个新楼盘,房屋有问题要找开发商,再说一个楼盘多多少都会有些问题,针对漏水这一情况,我们也跟开发商反映过了,至于开发商怎么维修,我们也不知道。”这一说法同时也得到了泰和县住建局质监站的证实,该楼盘进水并非一两家,同时工作人员表示,业主有房屋质量方面的诉求,可直接跟他们反映,婉拒了记者的进一步采访。

漏水原因说法不一 开发商称正在研究维修方案

“当时花了70多万元购买的房子,没想到连一个漏水进水的问题,都一直难以解决。”据刘先生反映,此前已多次跟开发商江西吉商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反映,然而截至目前问题仍悬而不决。让他不解的是,同样是临江的方向,为何客厅的窗户都不进水,卧室的窗户却时不时地进水。经了解,除了客厅窗户,卧室窗户都是开发商交房前已安装好。刘先生说,他怀疑是原先的窗户质量不过关导致的进水。

4月26日,记者再次联系物业,工作人员称,窗户进水是因为玻璃胶的问题,本来是可以做维修的,考虑到这些漏水的人家已安装了防盗窗,以致难以做维修,目前开发商那边也正在研究制定新的维修方案。

据开发商有关工作人员透露,去年年底已经处理了一批漏水窗户。吉商投资有关负责人赖经理则表示,刘先生家漏水问题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导致,首先是近日雷雨天气、大风天气比较多,其次是窗户铝合金槽积水严重,需要多开几个孔槽,让这些水漏掉。

也有楼盘开发商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江景房窗户在极端恶劣天气进水,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该工作人员称:“窗户没问题,设计也是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核。”

律师:可申请房屋鉴定 若有质量问题开发商应担责

针对漏水原因,双方存在严重分歧。刘先生则认为,漏得这么严重不可能仅仅是玻璃胶和窗户铝合金槽的问题,“大雨天气就进水,相信看了现场了解情况的人都不会认可这个解释,应该是窗户质量差或者是设计不合理导致的。”4月26日下午5点半左右,泰和县又下大雨。记者看到,刘先生家的卧室依然漏水不断。

对此,律师张芳山认为,对于开发商不承认的质量问题,而业主凭直观和经验断定开发商交房存在质量问题的纠纷,可以申请房屋质量鉴定,如果鉴定有质量问题,开发商应该在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内,履行保修义务,并对由此给业主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据了解,经记者介入后,截止发稿前,开发商已联系业主刘先生做检测维修。届时,记者将继续追踪。

高端隔热隔音门窗

隔热隔音门窗品牌

断桥铝合金门窗品牌

上一篇: 澄城县产业转型升级再发力
下一篇: 澄海莲下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