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的家乡田心,
又名心江乡,
位于汕头市潮南区陇田镇。
仅以此歌献给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
视频加载中...
《我的家乡田心》
作词、作曲:飞火阿亮(陈焕亮)
演唱:飞火阿亮(陈焕亮)
编曲、混缩:吕小毅
摄影:陈焕义、陈新涛、陈泽敏
视频制作:李伟桐
荣誉出品:广州后生兄弟音乐工作室
我的家乡田心 在潮汕大地上
面朝大海 背倚南山 迷人而美丽
我的童年记忆 在家乡的每一处
记录着 斑斓 而难忘的小趣事
潮起潮又落 倾听海浪的声音
海风吹过 捕鱼的汉子勇敢坚定
春去秋又来 田野 弥漫着稻香
来来往往 家乡的人们纯朴善良
寨内剥落的泥沙墙 刻画了祖辈的艰辛
古老的 心江里门 宁静而安详
车站旁边的思乡亭 装满着游子的乡愁
归来吧 看看家乡 是否已改了模样
潮起潮又落 倾听海浪的声音
海风吹过 捕鱼的汉子勇敢坚定
春去秋又来 田野 弥漫着稻香
来来往往 家乡的人们纯朴善良
花开花又落 大南山四季如春
山风拂过 华古岩上轻流的小溪
长大后离开家乡 艰苦奋斗勇闯天涯
而我的根 依然深深地埋在田心
深深地埋在田心 深深地埋在田心
感谢田心中学同窗好友陈树耿、陈潮杰、张卧鸟、陈伟帆、陈鑫亮、陈潮勉对歌曲制作提供的大力支持,兄弟情谊一生铭记!
摄影师:麒麟鼠(陈焕义)
《田心鄉志文史》
作者:陈长浩(老师) 抄錄:陳欽耀(老师)
田心倚背大南山,面向大南海,得天獨厚,北回歸線中國南海,黃金海岸線,東經一百十六度二十八分,北緯二十三度十四分,貫穿南北海邊一條天然綠色金黃沙漠,橫躺深汕高速公路,底蘊開發。居住于潮汕小平原南端土地上,地靈人傑,人才輩出,雁塔題名,文丞武尉。山川靈秀,地博物阜,心江溪河山水流入練江下游歸南海,水陸交通方便,素有“海濱鄒魯”之稱。
摄影师:麒麟鼠(陈焕义)
各地先民于宋哲宗年間(西元一○八六年)藩衍南疆,依山旁水而居,歷經宋、元、明、清封建王朝之滄桑,辛勤地造化田心,居住於南海之濱------田心,今為潮陽市田心鎮所在地。
田心鄉源遠宗耀,忠党國詩禮傳家,纘先緒功列常旗,芳名千古揚。南宋名臣,一世祖仕穎公從福建莆田任潮陽正堂縣令,定居棉城,興建進士府第,二世祖揚州司法夢龍公,三世海豐縣丞天麟公扶宋抗元,起兵勤王,保家衛國。南宋王朝滅亡,元朝統治中國,抄辦抗元志士,禍戾陳氏子孫,為避罪禍,遷避心溪(今田心)。
摄影师:麒麟鼠(陈焕义)
由於驚弓之鳥,迂回不定,曾遷居溪頭下厝,由四世侍御史士顯公二夫人順德姚氏攜子六才南山公,以溪頭下厝移遷于元成宗戊辰歲(西元一二九八年)間居住心溪,拓荒建寨,立陳氏家廟,自此藩衍開來。
明朝洪武十四年(西元一三八一年)間,潮陽知縣楊智將四鄉改為十六都管轄,田心系潮陽縣十六都之一,大坭都所在地。
於明嘉靖四年乙酉歲(西元一五二五年)惠來建縣,大坭都心溪(今田心)割隸惠來縣管。田心轄下鄉村,南至錫溪、頂溪、武陵、仙家、田墘、京隴、西塘、洪橋、仙崦、東鋪、華清、四石、望前、橋仔頭、華林,東至南陽,北至石坑、南埔、雙山、詩家等二十多鄉村。
田心宗支世系藩衍磁鍼永指南,明朝盛世,南山公產三子,長子梅軒公,次子學士公,三子松軒公,同心協力擴地奠基,啟宇宗廟,興建“報本堂”祖祠時,學士祖曉識地理,卻藐視先生,立下頭賭話,先生氣怒之下,將天井暨埕浮之造法。他見況跪地懇求先生指點前程,迫使他攜華岱照先生指南遷移,定居惠來縣漠港村藩衍子孫。由九世祖梅月公移漠港遷居惠來縣塘邊村,其子孫溯源報本曾來田心拜祖。
摄影师:麒麟鼠(陈焕义)
田心先民之姓氏極盛明清兩代王朝,卻編成三言五句順口溜,流傳於今:蘇胡林郭莊、陳鄭蔡柯黃、張任吳卓孫。
由於朝代變易,時局使然,各姓先民,遷移出入,變動莫測,有的肇事,新地村卻于明憲宗二十年甲辰歲(西元一四八四年)間破壞清河佬主理拒咸積淡於大港處跳仔橋閘水利工程。清河佬卒鄉民于乙已年正月初二夜清除堵水設施,被新地包圍襲擊,清河佬跑被石頭擊中頭部,流血過多,無法搶救于初三日一命歸天。翌年正月初二夜,善翁公卒鄉民分兵三路夜襲新地村,毀新地為平地,為從兄報仇雪恨!
田心毗鄰小村甚多,清咸豐十年(西元一八六○年)間,朝政腐敗,鄉村間因田坊、水利、山林爭端,屢生械鬥。漫延清同治年間,潮惠兩縣毗鄰鄉村組成八鄉與十三鄉兩大旗派,田心鄉主宰八鄉,潮陽縣轄下“上六鄉”大布洋村、葫蘆寨、西湖一半,“下六鄉”茒港村、東華村、望上村、溪尾村等七鄉村。在第一次械鬥失勢,第二次械鬥取得勝利,田心先民威武毗鄰村莊。監于上述,潮陽縣轄下“上下六鄉”是田心盟誼鄉。
摄影师:麒麟鼠(陈焕义)
清光緒年間清庭派潮州總兵方耀清鄉定政,雖穩定村鄰爭端,刀槍相觸,但田心之姓氏,因勢力懸殊,甘願合併,承祀為宗。
民國時期,惠來縣設立區制,田心屬惠來縣第六區址。
建國後惠來縣區制改革,田心改為惠來縣第九區,是惠來縣政治、經濟、文化先進區之一。西元一九五六年縣政府關心教育事業,在田心興辦“惠來第五中學”縣級學校,培養人才。
摄影师:麒麟鼠(陈焕义)
一九五八年九月間實行公社化制,惠來縣將田心區轄下二十鄉村劃分東紅、田心兩公社,公社所在地田心。
一九六○年間田心公社因惠來撤縣被割隸潮陽縣管。於一九六一年間將田心公社轄下石坑村被割入沙隴公社,雙山詩家兩村被割入井都公社,田心公社只存有七個鄉村。惠來複縣,田心公社隸屬惠來縣管轄。田心公社是惠來縣先進公社,縣政府關心田心人民,因田心得天獨厚地理位置,興辦縣級企業建設,田心在政治、經濟、文化更上一層樓。
一九七四年間,汕頭地委為潮陽縣開南山截流水利工程,水流出南海,經田心地界,將惠來縣轄下田心公社割隸潮陽縣,田心人民一貫聽黨的話,服從割隸,從不抗議。汕頭地委為潮陽境地田莊不被洪水淹浸,對田心溪河來源於大南山水柳狗肚水滔滔不絕流入田心溪河卻被被南山截流切斷,活水變死水,影響田心人民同飲一江水,給田心人民帶來疾病暨影響環境衛生。
一九九三年十月間潮陽撤縣改為市,田心公社改為田心鎮。在鎮政府領導下,田心在開放時期,廠礦橫生,樓房林立,翻天覆地大變化。
摄影师:麒麟鼠(陈焕义)
田心地理宜人,地博物阜,山川靈秀,風光如畫,生長於潮汕小平原南端土地上居住姓陳、鄭兩姓。姓鄭之由來,明洪武九年丙辰年(西元一三七五年)間,鄭葉齋攜眷移井都神仙村遷于心溪,定居田心寨內西門,征置姓吳產業,為鄭氏一世開基祖。
今姓陳占梓裡總人口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姓鄭占梓裡百分之二左右,他們之間團結友愛,共同生活在一起繁衍子孫,共建文明昌盛新田心!
田心今昔名賢勇士,雨後春筍,有的淩雲志,勤磨書硯圖功名,明代舉人陳尚志,廩貢鄭三聘,清代乾隆舉人陳夢華,民國初期授學士銜陳獻廷,近代首銜研究生陳洪強等,光祖耀宗,有的俠骨義氣,抱打不平,助人為樂,打雷勇士莊破車,抗苛捐稅清代主宰八鄉陳宗侯等,有的熱心公益事業,治山治水造福桑梓,明代儒士陳清河、陳善翁,清代舉人陳夢華;有的好施樂善襟懷,愛國愛鄉建設橋胞陳松池、陳坤明、鄭陳禦珍等,枚不勝舉。
田心名勝古跡雖古樸古風之建築物,但來自先民智慧勤勞之結晶。先民為紀念抗元民族英雄陳夢龍,立“天臺古廟”具有偉大歷史意義,嶺南唯田心一座天臺古廟。
摄影师:麒麟鼠(陈焕义)
改革開放時期,田心人民修建華古岩寺,興建觀蓮亭、岩寺山門楣表,是潮陽市文物保護。修茸三宮一廟歷史古跡,愛國愛鄉僑胞獻資興建思鄉亭,時刻緬懷家鄉。興建蓬萊閣、慈心善堂,迎江樓閣、華蓮亭等。於癸末歲(西元二○○三年)間重建兩廟,經設置與裝飾,雄偉壯觀,聖廟盛澤,載史春秋!
眾所共知,眾目同睹,整治溪河,治理環境衛生,植樹栽花,綠化田心,淨化鄉貌,可歌可泣之光輝偉績,鐫石于七聖娘廟壁上之序文:馬歲理事會為美化鄉容,整治溪河,雄心奮發新步伐,與時俱進。
摄影师:麒麟鼠(陈焕义)
啟動民心,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治理環境衛生,疏通溪河,修繕溪橋,溪築古籬,修整路道,路立欄杆,路樹電燈,淨化鄉貌,奠付鉅資一百六萬元。
羊年理事會根據鄉民迫切要求,籌資捐款,征置舊厝,大興土木,重建兩廟,業駿功成,聖廟盛澤,香火鼎盛!
志事數宗,梓裡淳風溫馨,祥發報本,造福桑梓,千秋萬代,昌盛繁榮,在心江彤史,立下光輝業績!
賴梓澤海內外,賢達仁士,善男信女,毅力熱誠,慷慨獻資,成厥事業,褒膺表彰,芳名長留,雋永銘志。
摄影师:麒麟鼠(陈焕义)
田心理事會,立光輝業績,時事造英雄,英雄造時事,譜寫新篇章!
田心今昔崢嶸歲月裡造福桑梓之偉大人物光輝業績。正如毛主席詩詞“沁園春”中“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今天,田心今昔太不相同,天翻地覆之變化,廠礦橫生,樓房林立,綠波泛影,燈光燦爛,水泥大道,車輛奔馳楚天歌,嶄新田心鎮風貌。正是,芙蓉梓裡盡朝暉,春色迷人!
摄影师:麒麟鼠(陈焕义)
潮南區田心鄉理事會
陳長浩撰稿
陳欽耀抄錄
癸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公益歌曲《我的家乡田心》
《我的家乡田心》
作词、作曲:飞火阿亮(陈焕亮)
演唱:飞火阿亮(陈焕亮)
编曲、混缩:吕小毅
摄影:陈焕义、陈新涛、陈泽敏
视频制作:李伟桐
荣誉出品:广州后生兄弟音乐工作室
我的家乡田心 在潮汕大地上
面朝大海 背倚南山 迷人而美丽
我的童年记忆 在家乡的每一处
记录着 斑斓 而难忘的小趣事
潮起潮又落 倾听海浪的声音
海风吹过 捕鱼的汉子勇敢坚定
春去秋又来 田野 弥漫着稻香
来来往往 家乡的人们纯朴善良
寨内剥落的泥沙墙 刻画了祖辈的艰辛
古老的 心江里门 宁静而安详
车站旁边的思乡亭 装满着游子的乡愁
归来吧 看看家乡 是否已改了模样
潮起潮又落 倾听海浪的声音
海风吹过 捕鱼的汉子勇敢坚定
春去秋又来 田野 弥漫着稻香
来来往往 家乡的人们纯朴善良
花开花又落 大南山四季如春
山风拂过 华古岩上轻流的小溪
长大后离开家乡 艰苦奋斗勇闯天涯
而我的根 依然深深地埋在田心
深深地埋在田心 深深地埋在田心
感谢田心中学同窗好友陈树耿、陈潮杰、张卧鸟、陈伟帆、陈鑫亮、陈潮勉对歌曲制作提供的大力支持,兄弟情谊一生铭记!
摄影师:麒麟鼠(陈焕义)
千年古寺《华古岩》
作者:陈焕义
关于华古岩的官方介绍:
华古岩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岩始建于元至顺元年(1330),由僧人释碧主持兴建。
岩门顶石刻“华古寺”及寺内“万象庄严”的题词,为广东省书法家秦萼生所书。
华古岩至今还珍藏着宋代的开片青瓷碗、青铜香炉、达摩祖师红木雕像,及元、明、清代的陶瓷用具。
摄影师:麒麟鼠(陈焕义)
华古岩寺于宋绍兴九年(1139)僧建前座。南宋末年忠臣文天祥路过驻军于此,住僧索笔,他题“南天独秀”以赠,后刻于岩西约400米尖石坪的尖石向西面壁上,今石刻字和文天祥印章,清晰可辨。元天历三年庚午(1330)扩建。明初“虱母仙”何野云增建内山门,嘉靖四十三年(1564)僧续建后座,康熙五十九年(1720)住持重修并扩建两廊,嘉庆丙子二十一年(1816)重建,后重修。从1983年至今,由住持释成果募资修葺、扩建,现寺分三进;弥勒殿、大雄宝殿、念佛殿(2001年正月动工),总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总投资约100万元。1995年至1997年连续三年寺被潮阳市文化局评为文物保护先进单位。
摄影师:麒麟鼠(陈焕义)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田心镇田二村尖山坪东北麓华古岩,创于宋,元代扩建,1993年10月被列为潮阳市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起由住持释成果修建,并新筑外山门,以岩处山泉,峰峦重叠,有报子锣瀑布等奇观而分外迷人。
摄影师:麒麟鼠(陈焕义)
《华古岩山泉,泡工夫茶,烤蕃薯,无比惬意》
作者:陈焕义
近十几年,我们每年春节期间,都有去华古岩上,走一走。
以前,每次去华古岩的时候,都不忘说一句,要带个小炭炉,生个火,泡一壶工夫茶,趣味无穷,却一直没有做过,哈哈。去年,我们几个同学,应该是初五的时候,跑到华古岩上,泡工夫茶,烤蕃薯,真心不错。
摄影师:麒麟鼠(陈焕义)
关于烤蕃薯,我们最疯狂的是,十年前的某个晚上,也是春节时,下着雨,在田野里用三色布搭了一个篷,外面下着雨,那情景。
还是那句话,人有时候,想要的,其实很简单。用山泉水泡工夫茶,和用自来水泡工夫茶,是两码事。尤其是泡单丛茶,山泉水泡出来的味道,效果很明显。
摄影师:麒麟鼠(陈焕义)
今年去的时候,有个同学说要在山上吃午餐,炒饭,大家都觉得不错,最后因为工夫还有时间的原因,饭没炒成,煮成了紫菜汤。如果您要在山上吃炒饭的话,建议把米饭煮熟了,带上去炒,不然,可能像我们一样,饭吃不成,喝成汤了。
今天去山上聚餐,大家各自带的东西,还是蛮多的,水果,饮料,都有,还好有带吃的东西,不然肯定把大家饿坏了。
摄影师:麒麟鼠(陈焕义)
不过,因为人多,我们把东西都让小孩子吃,有一个同学,在下山的时候说,他这会能吃下一只鹅,哈哈,我也觉得是。得出的经验教训是:10岁的小孩子,他的饭量,你不要再把它定义为小孩子,其实,他可能吃得比你还多。
摄影师:麒麟鼠(陈焕义)
也许,你会惊讶,这曾是潮阳市树牌的市文化保护单位,,其实也不需要惊讶,因为这是1993年的事情,要知道,1993年的时候,华古岩,是一个多么,多么,多么,让乡民神往的地方,那里的泉水,甘甜可口,那泉水里的小虾,随手可捕捉到,泉水在石缝间,形成了无数个小小的瀑布,甚是美丽,我一直认为那是华古岩的整个灵魂。
为什么我会这样说,真的是华古岩的整个灵魂吗?
关于华古岩的官方介绍是这样的:“以岩处山泉,峰峦重叠,有报子锣瀑布等奇观而分外迷人。”
摄影师:麒麟鼠(陈焕义)
摄影师:麒麟鼠(陈焕义)
这台阶,有着许多小伙伴,美好的回忆。
摄影师:麒麟鼠(陈焕义)
台阶两边的亭子,如今还在,且还显得干净,也许,是游客真的,很少,要知道,当年,这两边的亭子,由于游客太多,有些人不注意卫生,啃得瓜子壳满地。哈哈。
摄影师:麒麟鼠(陈焕义)
亭子中间的石桌子面上,刻画着楚河汉界,可自带象棋,比上一局。
摄影师:麒麟鼠(陈焕义)
摄影师:麒麟鼠(陈焕义)
这是当年,很多人,在华古岩照相时,特别喜欢的一处。
春节的时候,田心的乡民,基本上都要到华古岩拜佛祖。我们从小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拜佛敬神明。
进入华古岩山门,一路遇佛就拜。
摄影师:麒麟鼠(陈焕义)
关于这个蓄水池,拦住了华古岩的山泉水,也许是,拦住了华古岩的魂,哎,一声长叹息。
为了喝上一口正宗的华古岩泉水,我们只能再继续往上走。
这一条水管是流向哪啊!真的那么好喝吗?
摄影师:麒麟鼠(陈焕义)
这是在蓄水池往上走的地方,看这山泉水,说她是华古岩的灵魂,真的不为过。我把杨桃扔水里,拍了张照片,真的是好美的山泉。
摄影师:麒麟鼠(陈焕义)
华古岩的位置,真不错,站在上面,可以俯视田心的全景。
摄影师:麒麟鼠(陈焕义)
远处白色的一条线,细一看,其实是海浪,都说田心依山傍海,有些人不相信,有图有真相,这相片一看,明白了吧,站在田心的山上,一眼看去,能看到大海。其实,光线还不够海,如果够好的话,还能看到海门镇。
田心,心江乡,这一个汕头滨海小镇,我的家乡,我祖辈扎根的地方。
摄影师:麒麟鼠(陈焕义)
这一处,在去年是没有的,话说,是一些经常去华古岩山上早练的人,自搭建的一处休闲场地。
摄影师:麒麟鼠(陈焕义)
烤蕃薯,在收捡干柴。这些蕃薯,是他去挖的,自己家里种的哦,还是他和阿捡柴哥搬上来的,他们说累死了,哈哈。有些蕃薯是直接烤,有些是有包锡纸的。
摄影师:麒麟鼠(陈焕义)
山上风比较大,我们带了两个炉子去,一个是汽炉,一个是酒精炉,其实在山上使用炉子,最好是要带挡风的工具,风大,用茶盒子围起来挡风。
摄影师:麒麟鼠(陈焕义)
左边的被安排泡茶,右边的,其实是被安排干厨师的活。
摄影师:麒麟鼠(陈焕义)
这个是用红酒箱子自制的挡风箱,蛮有创意的。
摄影师:麒麟鼠(陈焕义)
摄影师:麒麟鼠(陈焕义)
摄影师:麒麟鼠(陈焕义)
《海风吹》
作者:陈焕亮
我听着海风在吹 日日又夜夜
咸咸个海风 从宛内厝角头经过
我想问海风 你已吹过了多少岁月
吹过阿爸个坟墓 吹开了满山花
海风吹 海风轻轻在吹
海风吹 海风轻轻在吹
呼呼~
我想起了以前 阿娘在纺纱
长长个身影 照在灯影下
我想问阿娘 你已纺过了多少岁月
纺大了奴仔 纺过了春秋冬夏
海风吹 海风轻轻在吹
海风吹 海风轻轻在吹
呼呼~
海风吹 就像阿娘在纺纱
海风吹 吹开了满山花
摄影师:麒麟鼠(陈焕义)
感谢麒麟鼠(陈焕义)授权发布!
感谢陈焕亮提供详细资料!
其它网站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