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阳光透过办公室的玻璃窗,洒在桌上摊开的行程表上,密密麻麻的日程安排反射着光,也映照出漳浦县领导们忙碌的身影。
从田间地头到会议室,从企业调研到基层走访,他们的足迹遍布漳浦的角角落落。
这繁忙的景象背后,是地方发展的脉搏,是民生冷暖的温度,也是我们值得深入思考的社会图景。
11月14日,副市长兰万安一行深入福建万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仔细考察了技术研发中心,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食用菌优新品种培养创新等工作。
兰万安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表示肯定,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食用菌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县政府三级调研员张秀华陪同调研。
镜头转向11月15日,龙文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沈一林一行来到盘陀镇,就“四下基层、三进三访”工作展开调研交流,并实地走访了漳浦县盘陀乡村振兴数字体验中心、天福集团、官陂村房车营地等地,深入了解基层工作开展情况。
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林燕军陪同调研。
同一天,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对台协作部门2024年(第七次)联席会议在漳浦县召开,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卢秀云出席会议。
五市台办、台商协会负责人围绕闽西南与两岸融合发展主题进行交流发言,并通过观看招商宣传片等方式,推介招商、旅游资源,介绍融合发展需求。
会议结束后,漳州市台办将轮值主席旗移交给泉州市台办。
此外,卢秀云还出席了在县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举行的漳浦县第一届“同心杯”暨第十届草根篮球联谊赛开幕式。
时间来到11月16日,2024年漳浦县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暨文艺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
副县长王永盛出席启动仪式,并代表县委宣传部及县社科联、史志室、文联、新华书店等单位向漳浦一中赠送了价值5.5万元的社科书籍。
活动现场,来自县内各单位的24个科普摊位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材料、现场讲解、答疑解惑等方式,积极开展科普宣传。
当天,活动还安排了社科专家进校园讲座以及漳浦优秀文艺作品展览等环节。
从食用菌产业到乡村振兴,从对台合作到文化体育,从科普宣传到教育发展,漳浦县领导的行程安排紧凑而多元,反映出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文化教育等多领域的关注。
这些调研、会议和活动,无疑是地方发展的重要环节,它们承载着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任。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仅仅依靠领导的走访调研和会议活动,并不能完全解决所有问题。
真正的发展,需要将这些调研和会议的成果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需要各级部门的协同配合,更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
以食用菌产业为例,兰万安副市长的调研和指导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同样,对台合作会议的成功举办,也需要后续的持续跟进和落实,才能将会议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合作项目。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更需要深入基层,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制定精准的帮扶措施,才能真正让农民受益。
文化体育事业和科普宣传活动,也需要更多地关注群众的参与度和获得感,避免流于形式。
地方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
领导的调研和会议,只是其中一个环节。
更重要的是要将这些调研和会议的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推动地方发展,造福百姓。
那么小编想问:领导调研的意义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作秀。
与其走马观花,不如深入基层,倾听民声,真抓实干,为老百姓办点实事。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民心,推动地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