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立高处者行健远:沛县新兴产业三年“蝶变”2、刑案实录36:碧桂园安徽区域前助理总裁费伟利身陷囹圄为哪般3、合肥“智造”异军突起
立高处者行健远:沛县新兴产业三年“蝶变”
新华网南京7月17日电(彭亚平 杨震 刘宇晴)资源枯竭、产业滞后,环保倒逼……,传统的优势项目风光不再,面对系统性的产业升级压力,在“舍与得”的选择面前,沛县高格局定位产业发展思路,3年时间,从“煤炭为生”到“光能之城”;从“散乱弱小”到三级园区,五大中心;从“采煤塌陷地”到生态产业长廊……,沛县变了。
站高处者方能望远行健,沛县以更高的发展理念,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对原有产业淘汰、转移、改造,摆脱对传统制造业的依赖,重点打造光伏光电、轻量化新型铝材、纺织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四新经济”、总部经济、创意文化等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初步实现了县域经济的产业再造。
专访中共沛县县委书记李淑侠。唐杨 摄
思想引领,更高定位产业发展新格局
“针对沛县产业整体上仍处在中低端向高端迈进,开放不够、规模不大、层次不高等问题,沛县必须破除跟随发展理念,更高更远的谋划定位产业的发展方向,主动作为。”沛县县委书记李淑侠表示。
破除梯度发展思维和“苏北意识”,把沛县的发展放到徐州、江苏、淮海经济区格局中来谋划,站在时代发展的新高度来开阔眼界、创新思维、探索路径,推动旧的行业产业与新的技术、模式、业态相结合,让传统产业焕发生机成为了沛县在产业发展定位上的共识。
跳出沛县看沛县,以顶层设计的理念系统谋划产业转型。3年来出台十余个文件,在资金、人才、土地等要素供给上为项目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在徐州市率先出台《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创新
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坚持“工业兴县、产业强县”不动摇,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主引擎”,把各类园区作为“主战场”的发展思路逐渐清晰,加快构建结构布局优、创新能力强、开放程度高、更加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
创新驱动,尖端项目实现新的增长极
在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同时,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为沛县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的新活力,高科技大项目已经形成集聚效应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
光伏产业是该县近年重点培育的新产业板块,在产业链延伸,形成上下游关联度高的全产业链,目前,该县光伏产业集聚27家企业,形成16GW产能,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县域光伏光电产业基地。传统的煤炭能源产业已经彻底转型成为全国知名的“光能之城”。
该县积极转型打造新型铝材产业集群,沛县新型铝材产业园是全省唯一新型铝材加工产业特色园区,全力打造亚洲最大的轻量化新型铝材产业基地。江苏珀然是国内最具规模、最具产能、行业第一的锻造车轮专业企业。“珀然的产业定位就是要引领行业标杆,形成全球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锻造铝车轮生产基地、全球锻压机压力最高的锻造铝车轮生产基地。”江苏珀然冯素莲董事长表示。
依托“中国粘胶纱线生产基地县”,招引落地年产30万吨金荣泰新材料及高端纺织制造基地项目,全部投产后可超过目前全世界总产量。项目的引进对于沛县纺织产业是一场裂变式革命。大大提到产品附加值,将倒逼沛县纺织企业更新设备,引进先进性技术和高端人才,促进产业聚集升级。
“培育壮大高科技龙头企业和新兴产业,不断拓展做强上下游,
从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中赢得发展优势”李淑侠说。
思想引领新发展,全国高端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基地,全省绿色建筑产业基地,恒辉编织、徐工高端零部件产业基地、淮海经济区5D智能制造谷、新格灌排、江苏大汉集团、千禧杭萧钢构……,一批重点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为沛县支撑起“江苏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的称号。
系统思维,产业平台建设形成集聚力
“筑巢引凤”,产业平台建设是形成产业集群的必要保障和营商环境的重要载体。沛县“园区+中心”,强势做好三级园区和“五大中心”建设,打造高端产业集聚载体。
该县完善园区发展政策、创新园区管理制度入手,强化基础配套,着力提升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构建形成“1+1+8”的园区发展新格局。全县近两年建设标准厂房300多万平方米,沛县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52.6平方公里,入驻工业企业327家,在全省89家省级开发区中科学发展观综合评价列第18位。
该县沛北经济开发区于2018年底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形成新能源、新材料、机械制造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其中,赛福纳米科技公司的高纯晶须碳纳米管生产技术国际领先,填补国内空白。
在大屯、张庄、敬安、安国等8个镇级集聚区,实现错位发展,为全县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其中,大屯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正在建设的总投资15亿元的润康医药健康产业园项目,投产后将实现年产值30亿元,创利税3亿元。
“三级园区和五大中心的建设将重新定位沛县的产业布局,形
成点面结合的产业体系,各具特色,优势互补”李淑侠表示。该县打造科创中心、金融中心、跨境贸易大数据中心、总部经济中心、区域现代物流中心等5大中心,推动资源、要素、项目向园区集中,最大程度提升产业要素集聚,承接产业转移和新经济布局。
城乡共建,生态优先发展成为主旋律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不仅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还要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李淑侠说。该县坚持“四个靠近,三个融合”的发展的理念,靠近城区、镇区、园区和景区,把城乡融合、地矿融合、产城融合放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去谋划,着力为加快产业转型提供支撑和保障。
该县大沙河和徐沛快速通道两大现代农业产业带,着力建设绿色稻米、优质果品、养生牛蒡等8大产业集群。以蓝城湖西小镇为引领,突出做好“农业+生态+文化+旅游”文章,打造融合发展示范区。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3年行动,开展“美在镇区”“美在村庄”“美在庭院”“美在田园”“美在河湖”等“五美”创建活动。
为全县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采煤塌陷区成为了该县生态发展最好的典范,该县科学编制《沛县采煤沉陷区避险移民搬迁安置专项规划(2018-2022)》等3个县级规划,聚焦杨屯城镇一体化片区、安国文化生态片区、大屯城郊融合发展片区、汉兴和开发区产城融合片区、沛城滨湖片区等5大片区建设,全县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的32个在建项目顺利推进,总建筑面积约428万平方米,涉及119个自然村、9.8万人。
依托沛县独有的汉文化发源地的文化基因,规划建设一个公共文化设施集群,汉文化景区、沿微山湖生态旅游带、沿大沙河黄河故道
休闲农业观光带“一区两带”旅游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拥有各类旅游景区(点)30余个,其中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家、省级湿地公园2家;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4家,2A级景区5家;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4家,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家。旅行社及门市部20余家。
以汉文化主题的国际时尚创意产业园,创作一批文艺精品,做好历史遗迹保护和景区提档升级,把汉代历史融入现代生活、把汉代文物活化为生活用品,让文化为高质量发展集聚动能,沛县把汉文化新城打造成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文化交流会客厅、淮海经济区的文化地标。
刑案实录36:碧桂园安徽区域前助理总裁费伟利身陷囹圄为哪般
上一篇《刑案实录35》,我写的是绿地集团安徽区域前董事长兼总经理石文红的故事(阅读请点蓝字:安徽多位官员当年因这位绿地集团副总裁落马)。
在那篇文章的开头,我写了这样一句话:“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腐败的重灾区。从规划设计、土地招标、工程建设,到采购供应、销售策划、物业管理……地产行业的各个环节几乎都可能滋生腐败。”
这并非耸人听闻。
这些年来,在一些名声显赫的头部房企内部,屡屡发现某些身居要职的员工不能守住法律和道德底线,营私舞弊的案件时有发生。不仅让一些受到腐蚀的党员领导干部应声落马,房企自身也蒙受惨痛损失,品牌形象大受影响。
今天我就再讲一个发生在头部房企区域公司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不是像石文红那样的大佬,而是一名年轻的中层干部。
在芜湖,他毛遂自荐
他叫费伟利,今年37岁,是湖南省衡阳市下辖的衡南县人,2007年大学毕业入职碧桂园集团。
这一年,碧桂园成功在香港上市,迅速加快了异地扩张的步伐,刚刚入职的费伟利被集团派往安徽省的第二大城市芜湖。
2007年是碧桂园集团进军安徽的第一年。这一年9月,绿地集团进军芜湖,在芜湖主城区以37.12亿元的“天价”拍下占地面积约100万平方米的地块;一个月后,碧桂园在芜湖郊区龙窝湖以14.65亿元的价格成功摘牌,拿下一块总面积达193万平方米的地块。
两相比较,碧桂园拿的地块面积大、价格低。但熟悉芜湖的人都知道,碧桂园地块距离主城区比较偏远,这给后来这个地块的住宅销售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我在《刑案实录35》中提到过,2007年全国楼市异常火爆,但随着宏观调控的加大,到2008年楼市开始逐渐趋冷。碧桂园和绿地一样,都是在芜湖地价的高点上拿地,等到2008年开盘销售的时候,不仅市场收紧,而且受到深耕芜湖的品牌房企安徽伟星置业的强劲阻击,销售业绩并不乐观,芜湖业内戏称:“强龙斗不过地头蛇。”
绿地在芜湖开发的镜湖世纪城首次开盘推出411套房子,当年只卖了256套。碧桂园在芜湖开发的龙窝湖楼盘开盘推了1064套房子,虽然价格相对便宜,但当年只卖出去185套,两个公司的销售收入加起来也没能超过伟星置业。
费伟利当时在芜湖碧桂园的岗位是负责项目造价,由于项目远在郊县,销售不尽人意,生活又比较艰苦,一线员工的流动性很大。但费伟利坚持了下来,他暗自期盼,未来在碧桂园能够获得一个“五星级的家”。
2011年,现任碧桂园集团副总裁的孙继召调任芜湖,出任芜湖碧桂园项目指挥部的总指挥。不久,孙继召领导的这个指挥部升级为碧桂园皖南区域公司。
最近我在一个名为“芜湖碧桂园”的自媒体账号上搜到一篇题为《碧桂园安徽区域:老班底和新势力》的推文,该文透露了当年费伟利在芜湖主动向孙继召毛遂自荐的故事——
“孙继召很少外出,加之芜湖项目各种纠纷缠身,孙继召下班后,常常一个人在龙窝湖边徘徊,静静想项目整改的点子。费伟利观察了很久,给自己做足心理建设,终于在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里,假装跟孙继召偶遇,走到他面前,希望孙总给他一个机会试试。孙继召虽然不太放心这个年轻人,但是很欣赏他的勇气,决心试试他。费伟利没有砸掉自己的牌子,他接下一个维修费谈判的大活儿,一点点撬开施工单位的口……”
我不知道这篇推文是谁执笔的,文中说孙继召“不太放心这个年轻人”,又说“费伟利没有砸掉自己的牌子”,让我感觉仿佛一语成谶。
在合肥,他串通投标
2013年,碧桂园皖南区域公司升级为碧桂园安徽区域公司,总部依然设在芜湖。直到2015年区域重组,孙继召才以安徽区域总裁的身份,领着包括费伟利在内的一帮他们称做“碧业生”的年轻人,打包了芜湖的所有家当,浩浩荡荡进入省城合肥。
当年孙继召从芜湖带出来的很多年轻人,后来在合肥的安徽总部都受到重用和提拔。费伟利2020年东窗事发的时候,任碧桂园安徽区域助理总裁、成本管理部总经理。
业内人士都清楚,大型房地产公司的成本部总经理是很重要的职位,权力很大。在土地成本大幅上涨的背景下,地产行业面临宏观调控和市场波动的双重压力。头部房企为实现规模及利润最大化,都在采用快周转的开发策略,而碧桂园堪称快周转的鼻祖。
所谓快周转,就是拿地之后,快施工、快销售、快回款、再继续拿地;据说碧桂园最快的时候,从拿地到开盘只需要3个月。
然而,快与好往往是一对矛盾。如今房地产行业正在从昔日什么品质的房子都好卖的“黄金时代”,进入利润越来越薄的“黑铁时代”。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成本管控变得越来越重要。
公司各类工程项目招标书的编制、竞标单位资格的审查、工程项目的预算和决算、项目经理合同的审核、施工技术变更预算、材料采购计划审批、营销方案审核等等;可以说,从拿地、规划、设计、到招标、采购、施工、销售,房产公司各个花大钱的部门都需要成本部的介入和审核。这就使得房地产公司的很多合作单位都千方百计要和成本部的负责人搞好关系,自然也包括用商业贿赂的方式腐蚀拉拢成本部的老总。
费伟利正是利用他在碧桂园安徽区域担任成本部总经理的职务之便,接受招投标单位的请托,从中谋取个人私利,损害本公司的利益。
据调查,2018年7月,碧桂园集团旗下子公司合肥碧祥房地产有限公司就合肥滨湖碧桂公馆项目的铝合金门窗工程,提请集团工程招标管理部招标,后由集团安排碧桂园安徽区域成本部负责该项目招标,并向碧桂园集团供应商库内的相关公司邀请招标。
邀请发出后,供应商库内有4家公司参与投标。按碧桂园集团招投标的相关规定,最低价中标,若最低价和次低价接近,可以开始二轮回标,由投标人二次报价,价低者中标。
在上述4家参与第一轮投标的供应商中,合肥亿维欣门窗有限公司报价最低,烟台市烟盟昌幕墙装饰有限公司报价为次低价。
烟台盟昌公司业务负责人程敢为了能够中标,私下请求费伟利予以关照。费伟利同意后,指使成本部的招投标负责人方友伟联系合肥亿维欣公司负责人金某,要求亿维欣公司在二轮报价中不许降价。出于害怕得罪费伟利等人的心理,亿维欣公司在二轮报价中不敢降价,最终使烟台盟昌公司在二轮报价中降价后中标,中标项目金额为1456万多元,后该项目便由烟台盟昌公司施工。
现如今,他身陷囹圄
费伟利等人串通投标的行为最终还是被碧桂园集团发现了。2020年8月,碧桂园集团以子公司合肥碧祥房地产有限公司的名义向公安机关报案。2020年9月,合肥警方对费伟利串通投标案立案侦查。
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碧桂园集团对内部违纪违法行为的零容忍。
费伟利涉嫌串通投标的事情发生后,碧桂园集团风控审计监察中心于2020年10月22日找费伟利谈话。在谈话过程中,费伟利主动承认了集团尚未完全掌握的其它受贿行为,该监察中心当即报警,合肥警方于当天将费伟利从谈话地点带回归案。随后,向费伟利行贿的安徽拓峰工程造价咨询公司法人代表戴靖等人也被警方电话传唤到案。
经查,安徽拓峰公司于2017年12月成为碧桂园供应商,碧桂园安徽区域工程造价项目为年度标,中标单位在该年度内,工程项目由费伟利直接向各家年度中标公司指派。安徽拓峰在中标安徽区域年度标后,费伟利利用职务之便,为戴靖谋取了尽快入库、多承接工程项目等利益。为了感谢费伟利,并希望今后继续得到关照,戴靖从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期间,分三次向费伟利转账钱款共计130万元。
2020年11月18日,费伟利被检察院批准逮捕,涉嫌犯行贿罪的安徽拓峰公司法人代表戴靖也于同日被取保候审;在此之前,费伟利的部下方友伟和烟台盟昌公司业务负责人程敢因涉嫌犯串通投标罪被取保候审。
去年4月8日,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法院以费伟利犯串通投标罪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2个月,并处罚金4万元。戴靖犯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2个月,缓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1.5万元。程敢犯串通投标罪,判处罚金1万元。方友伟犯串通投标罪,判处罚金六千元。费伟利、程敢退缴在案的违法所得共计230万元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笔者在发稿前与费伟利的辩护律师、安徽元贞律师事务所律师孔甜妹取得联系,据她介绍,本案没有启动二审程序,这意味着本案的四名被告人在一审判决后都没有上诉。
根据刑诉法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
费伟利的刑期正常是到2022年12月22日止,目前他应该在合肥的监狱里服刑改造。
地产反腐,任重而道远
无独有偶。
就在费伟利在安徽合肥接受审判的的时候,比费伟利大1岁的海南碧桂园公司成本部总监、总裁助理刘吉恒也因为在招投标工作中接受招标单位请托,分两次收取了70万元的贿赂,被法院以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8个月。
据笔者了解,类似这样的徇私舞弊、违纪违法的案件,近年来各地房地产公司内部并非个案,当然更不仅仅是发生在房企的成本部这一个部门,前期部、工程部、采购部、营销部、策划部、商业部都有各种舞弊贪腐案件发生。
仍以碧桂园集团为例,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9年审结了一起发生在兰州碧桂园房地产公司营销部门的职务侵占案件。法院查明,在该公司的营销部门里,上至西北区域营销总经理邓理、营销副经理张复花、销售总监赵崇佩、营销主任石培功,下至众多年轻的销售顾问,共计有32人徇私舞弊。他们利用职务上便利,私自将商铺加价出售、将赠送客户的车位优惠券予以出售,所得款项未上交公司而是被他们非法占有,结果均构成职务侵占罪,最终全部被判刑。
就在去年6月,从碧桂园集团内部又曝出文商旅集团原总经理张强因涉嫌职务侵占、索贿受贿,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而笔者最近在调阅安徽宿州市人防办副主任鹿卫国的腐败案案卷时,偶然查到原碧桂园房地产公司宿州项目部副总经理杜某,为在人防工程审批方面得到关照,在2017年和2018年期间,送给鹿卫国购物卡1.6万元。
本文因为内容需要,所列举的案例均来自碧桂园集团。这并不等于其他房地产企业不存在类似的问题,相反,更多房企存在的舞弊、腐败和内卷问题可能更加严重。
从费伟利串通投标和受贿行为被发现后,碧桂园公司第一时间主动报警,集团风控审计监察中心迅速介入展开调查,反映出碧桂园集团不怕刀口向内,坚决打击集团内部一切违法违纪行为。
像那个风控审计监察中心,一方面重点聚焦内部发生的重大舞弊案件,同时还通过个案来识别业务风险,推动企业管控制度的完善。
该风控审计监察中心去年还首次对外发布内部反舞弊情况:2018年至2021年,集团监察部已查处项目总经理及以上人员228人。
而且,碧桂园的反腐工作并不局限于自身。2015年,碧桂园联合阿里巴巴、美的、顺丰、万科等不同行业的知名企业联合发起成立“中国企业反舞弊联盟”。这是中国首个由企业发起成立的以反舞弊为目标的民间非营利性合作组织,帮助企业实施反舞弊行动和制度建设,推进资源共享和信息共享,共同建设廉洁的商业环境。
笔者对这个反舞弊联盟是否已经发挥出应有的效果持审慎态度,但我愿意相信这些知名企业这样做,不是想装装样子,而是深切体会到腐败对企业的巨大伤害。一方面,一些人损公肥私给企业直接带来了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严重侵蚀了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公平的竞争环境和优质的合作伙伴。
就在本文发稿之前,我在订阅的公众号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一家中标的广告制作单位提交给某房企的广告文案总是被客户骂得狗血喷头,广告公司的撰稿人修改得十分痛苦,始终不得要领。后来经“高人”点拨,他给房企策划部门的老总送去一个很厚很厚的“大信封”,文案送审从此变得“柳暗花明”……
看来,地产行业的潜规则依然无处不在。
房企反腐,任重而道远。
合肥“智造”异军突起
来源:经济日报
安徽容知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质检员在智能传感器生产车间进行核心元器件质检工作。
华米科技公司是全球智能产品出货量最大的企业之一。
江淮蔚来员工在对车体进行检测。
清华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综合实验大楼,员工在进行火爆毒复合灾害环境适应性研究。清华合肥院已在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城市安全运行监测与社会治理体系等建设上取得了系统化的成果。
安徽合肥通富微电子有限公司致力于成为工艺技术最全、技术水平最高、自动化程度最先进,一流环保、一流节能的世界级绿色标杆及智能化现代化生产基地。
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智能装备研究所工程师在研发智能视觉抓取装置。该研究院集聚多名院士、首席科学家领衔的高端科研人才近300人,申报专利330项,主持或参与国家标准制定8项,承担“智能机器人”国家人工智能平台等多项国家、省、市级重点项目。
安徽容知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人员在实验台上做测试验证。公司目前拥有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等近百项自主知识产权。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员工在介绍智能汽车语音助理系统。公司长期从事语音及语言、机器学习推理及自主学习等核心技术研究,致力于让机器“能听会说,能理解会思考”。
江淮蔚来ES8全铝生产线,全部由机器人完成作业。江淮蔚来汽车生产基地采用“互联网+智造”模式,拥有国内自主品牌首条全铝车身生产线,基地还配备了大量智能化设备,焊装整体自动化率更是高达98%。
2019年9月20日,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开幕,合肥“智造”闪亮登场,向世界展示了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
合肥地处长江淮河之间,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作为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近年来,合肥突飞猛进,正在积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今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滨湖科学城、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已全面铺开;从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同步辐射等现有大科学装置功能持续提升,到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量子信息等一大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基础研发平台加快建设。这里催生出“悟空”探秘、“墨子”传信、热核聚变、铁基超导等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成果。
今日合肥,已成为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是大科学装置最集中的城市之一,拥有60所高等院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超过1400个,高度集聚的科教资源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了广阔舞台。
在合肥,有从零开始做新型显示产业,10年时间达到千亿元产值规模的京东方;有入围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占据中文语音技术市场70%以上份额的科大讯飞;有可穿戴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的华米科技;有全国首个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入园企业400多家的“中国声谷”;有诞生在此的首款国产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有18个量子比特纠缠刷新的世界纪录,有科大国盾、本源量子和国仪量子公司在内的“量子一条街”。近几年来,合肥培育、引进集成电路企业近200家,形成了全链条产业生态圈,是全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城市之一。
近年来,合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促进政策、资金等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在全国率先改革科技投入体制,构建形成以创新为核心的产业政策体系。采取基金、财政金融产品、借转补等政策工具,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并持续加大科技财政投入,不断激发高校院所和企业创新的积极性。(赵 晶 白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