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老旧小区改造计划提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老旧小区改造是关系城市形象、关乎民生需求的一件大事。由于建造年代久远,城区的老旧小区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楼,普遍存在电路陈旧、门窗老化、墙体开裂、无物业管理等问题,不仅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制约城市整体形象提升,无论是从打造更高品质的宜居环境出发,还是从文明创建不留“死角”考虑,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势在必行。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改造工作,将其作为改善群众居住环境的一项重点民生工程来抓。自2015年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以来,全市整治改造239个老旧小区,共计265万平方米,惠及2.8万户居民。其中,2019年,列入省改造计划的共65个小区,6630户,61.46万平方米,目前已经全部完工。通过整治改造,老旧小区脏、乱、差的环境得到了改善,基础设施老旧、破损现状有极大地改观,小区软、硬件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建立了小区管理长效机制,群众满意度较高。
市城市建设服务中心积极推进老旧小区工作,为加快老旧小区改造专门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专班,设综合协调组、政策信息组、规划实施组、资金管理组、督导考核组,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对改造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责任人,制定工作矩阵图,加大力度,狠抓落实,有力的推动了工作的开展;加强对各县(市、区)工作的指导,指导各县(市、区)主管部门及早办理前期手续、按时开工改造、做好竣工验收等工作;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制度,对各县区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定期督导和通报,确保各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完工。积极制定完善有关政策和规定,出台了《关于开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通知》,起草了《滨州市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实施意见》和《滨州市市城区既有住宅小区专业经营设施设备移交和改造实施意见》;加快开展全市老旧小区改造调查摸底和2020年计划申报工作,指导各县(市、区)积极开展老旧小区调查摸底,加快建立老旧小区基础数据库,建立老旧小区改造基础数据共享联动机制。坚持居民自愿、自下而上的原则,确定拟改造项目及时序,逐级生成县(市、区)、市老旧小区改造总体计划(2020-2025)和分年度计划,将2005年底前建成的符合条件的老旧小区全部纳入改造计划。
位于黄河三路渤海七路的邮政局小区,是滨城区2019年老旧小区综合改造项目之一。这是一个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旧住宅,整体立面及楼房门窗都比较破旧,消防、安防等基础设施老旧,小区内的市政设施陈旧,部分房屋未进行雨污分流改造。
这一次的改造,除了硬件上的“改造更新”,更注重生活品质上的提升。居民胡女士告诉记者,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小区的整体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以前门窗都破旧不堪,改造后都换成了双层铝合金门窗,真是给我们小区居民办了一件大好事。“原先脏乱差,有事没人管,我都不想住了,准备把房子便宜卖了,现在有人多出钱我都不卖了,因为小区整体环境都改善了,住着很舒服。业主王老先生告诉记者”。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工程,每一项设施的改造,都是为了让居民生活更美好、更方便、更舒心。市城市建设服务中心物业服务科负责人张兵表示,老旧小区改造,必须坚持民本理念,以为民、惠民作为出发点,下一步,将结合实际,重点抓好老旧小区“改什么”、“怎么改”、“群众如何参与”、“资金怎么筹集”以及“改后怎么管”,提升老旧小区改造品质,把完善功能提升品位作为重点,创新资金筹集,规范项目实施,打造一批老旧小区改造样板工程,要 “建”“管”并重,推进长效管理切实落地。
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是“三分建、七分管”,为解决后续管理问题,滨州市城建服务中心探索建立“一次改造、长期保持”的管理机制,通过采取物业管理模式创新和政府保障兜底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物业、业主委员会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老旧小区的后续管理工作。
老旧小区改造,受益的是小区居民、理应做到共建、共治、共享。于此而言,居民不仅要积极为改造建言献策,更应把全民参与、全力支持工程推进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齐心协力管理好小区,推动小区建设管理跃上新台阶。
滨城区房建公司宿舍改造后
沾化区明珠家苑老旧小区改造施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