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不断完善制度安排 加快对外开放有三方面必要性
期货市场不断完善制度安排 加快对外开放有三方面必要性
摘要
我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正在提速:继2018年8月证监会发布《外商投资期货公司管理办法》后,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也多次表示,2019年会继续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多方式上推进对外开放;要坚持特定品种开放的路径,积极推动包括股指期货在内的特定品种对外开放,同时要做好开放过程中的制度对接。我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正在提速:继2018年8月证监会发布《外商投资期货公司管理办法》后,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也多次表示,2019年会继续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多方式上推进对外开放;要坚持特定品种开放的路径,积极推动包括股指期货在内的特定品种对外开放,同时要做好开放过程中的制度对接。
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相关人士认为,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加速意味着:一方面,期货公司在衍生品市场中将面临外资系期货公司全方位的挑战和压力;另一方面,国内期货公司开拓全球衍生品业务也将迎来契机。总体而言,期货行业格局将加速调整,期间也将加剧“挤出效应”,期货公司唯有找准定位、提前布局,才能打造核心竞争力“护城河”。
与此同时,华泰期货等众多期货公司,不断发挥资本实力、全业务链协同、场外期权、投研、金融科技、合规风控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力争把握机遇,在行业创新转型的浪潮中突围而出。
完善制度安排 加快对外开放
来自中国期货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累计成交量为2721万手,累计成交额为26.1万亿元,仅占全国市场的0.90%和12.39%。
“从成交量结构来看,金融期货是商品期货的近9倍,场外衍生品是场内的近10倍,”华泰期货宏观研究员陈峤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我国当前金融期货和场外衍生品市场发展才刚起步。
陈峤认为,近年来我国的期货市场无论是从品种种类还是资本规模都保持了快速增长,金融期货也在扩容与结构改善的过程中。虽然金融期货在2015年股指限仓后一度进入“冷藏期”,但伴随着国债期货品种的完善以及股指期货的四次交易制度调整,金融期货再度被激活,近期无论是成交量或是持仓量都出现了明显的回暖。如要进一步发挥金融期货规避金融风险和优化资金管理的功能,将有待进一步丰富金融期货品种和工具,完善市场机制与制度等配套建设。
华泰期货宏观研究员蔡超认为,当前期货市场不断完善制度安排、加快对外开放有三方面必要性:
首先,期货市场的制度安排日益完善有助于期货市场真正发挥出价格发现的功能。以股指期货为例,流动性的缺失和较高的对冲成本影响了股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只有在期货市场不断完善制度安排的情况下,交易不活跃阻碍价格发现的现象才能得到避免。
其次,加快对外开放有助于提升我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加大对外开放、实现国际化之后的期货市场,可以提供一个串联境内外市场的开放平台,让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境内期货市场,通过引入全球产业客户和机构投资者等参与者将使得期货投资者结构不断完善,增加市场参与深度,从而有利于提升我国期货市场和相应品种的国际影响力。
再次,加快对外开放有助于倒逼期货公司提升专业水平与竞争力。通过引入有竞争力、先进经营理念的外资机构,将推动国内金融机构与国际接轨,学习和借鉴新的理念和经营方式,提升国内整体期货行业的发展水平。同时,国内期货公司在与国际金融机构竞争角逐中,将产生“鲶鱼效应”。只有具备国际化视野,并不断打造具有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核心竞争力的期货公司才能顺势而上,取得更好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将积极推动国内期货公司的改革和创新转型。
最后,完善制度安排、加快对外开放可助推我国“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健全的交易机制加上开放的市场环境带来的商品定价能力可以吸引“一带一路”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我国期货市场,期货公司可以为“一带一路”相关客户提供多样化风险管理服务,支持相关产业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和管理风险,从而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全方位迎接挑战和压力
2018年8月24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外商投资期货公司管理办法》显示,即日起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可向证监会提出申请,持有境内期货公司股比不超过51%,三年后持股比例不受限制。
“狼”真的来了?行业人士认为应辩证看待这个问题:一方面这确实给国内期货公司带来了全方位的挑战和压力,但另一方面为这些机构开展全球衍生品业务提供了契机。总之,行业或加速调整,期间可能会出现“挤出效应”,期货公司唯有找准定位、提前布局才能打造核心竞争力。
“衍生品市场全球化背景下,实体经济需求呈现新趋势新特点,由单一企业风险管理向全产业链风险管理延伸;场内市场向场外市场个性化需求发展;国内避险需求向国际转移;需求群体由产业客户、中小投资者向财富管理机构扩展。”华泰期货宏观研究员徐闻宇认为,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期货公司作为金融服务链上的一环参与到为实体服务的过程中去,期货公司的角色也将由过去的经纪商向财富管理者、资产管理者和风险管理者转变,作为产业链金融服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而存在。经纪业务仍是期货公司长期发展的基础业务,风险管理和资产管理业务是期货公司围绕实体经济服务提档升级的核心业务。
他表示,金融供给侧改革对于期货市场而言是“定价功能”的回归,而在全球化背景下,具备国内市场定价能力的期货公司将参与到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去,分享参与中国经济转型业务的实体企业发展的红利;具备全球市场定价能力的期货公司将参与到全球经济转型的竞争中去,为中国企业和投资者参与全球资产配置、为全球企业和投资者参与中国资产配置提供定价服务。推动期货公司服务向差异化和综合化发展,将是维持国内期货公司长期健康发展的基本方向。
据介绍,华泰期货已在五个方面做好了全方位准备:包括优化业务布局和服务体系、打造客户导向的组织架构、加快推动国际业务发展、用数字化重构底层架构,以及实施市场化用人机制,打造专业化人才队伍等。
券商系期货公司或继续领跑
券商系期货公司崛起于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货推出。在此之前,众多券商通过收购等方式大规模进入期货行业。背靠股东优势,券商系期货公司在股指期货的带动下得到了飞速发展。据统计,2018年净利润超过2亿元的券商系期货公司已达到7家,包括中信期货、国泰君安期货、海通期货、银河期货、申银万国期货、华泰期货和光大期货,其中,中信期货净利润超过4亿元。
从注册资本金来看,券商系期货公司优势更加显著。相关统计显示,目前国内注册资本前15名的期货公司,只有两家为非券商控股期货公司,而这两家分别为券商的兄弟公司和参股公司。由此可见,券商系期货公司依靠股东的资本优势可较为容易地增强资本实力,股东的大额注资使券商系期货公司在规模上得以迅速扩大,跨越了传统期货公司几年甚至是十几年才能完成的原始积累。
陈峤认为,券商系期货公司优势还体现在:
一是客户资源优势。券商系期货公司可依靠券商母公司众多的线下营业部的客户资源,发展IB业务,拓展业务量。同时,券商母公司的网站及APP客户端的流量资源也可为期货公司导流,而且引入的客户资源相对从其他业务场景引入的而言较为优质。
二是品牌优势。券商凭借雄厚实力、先进文化、领先机制等在金融市场打造了强大的品牌优势,期货公司也可依托券商母公司的品牌地位更精准、更好地服务客户。同时,凭借品牌效应也容易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团队。
三是金融科技及投研资源优势。整体而言,券商金融科技实力处于传统金融业的领先水平,且研究团队业务量大、涉及的基本面广,券商系期货公司可以依托母公司,在IT金融科技与投研合作方面获得多方面的支持。
四是整合资源开展创新业务优势。证券、银行和保险形成了三位一体的金融中介核心部分,券商系期货公司可通过券商这一核心金融中介的桥梁作用接触、利用、整合各类金融资源,站在更有优势的金融平台上从事传统经纪业务和开展金融创新业务,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
五是成熟的管理与服务模式优势。国内证券公司,尤其是头部券商的发展较为成熟,券商系期货公司可参照证券母公司成熟的内部管理模式、客户服务体系、风险管理能力等,高效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
“券商系期货公司无疑具有全业务链协同优势。”陈峤说,以华泰期货为例,华泰证券作为控股股东,具有庞大的客户基础、领先的互联网平台和敏捷协同的全业务链体系,主要财务指标和业务指标均居国内证券行业前列。华泰期货通过发挥自身衍生品风险管理的专业优势,与华泰证券建立互动、协作的机构客户开发与服务模式,为机构客户更好地提供全业务链的综合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