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新基金公司发展分化仍有超车机会
日前,睿远基金旗下第二只公募产品睿远均衡价值三年全天认购金额超1200亿元,创下国内公募基金历史最高认购纪录,次新基金公司的现状值得关注:部分公司爆款频出的同时,另一些则至今无一只新基金上架。
业内人士认为,股东背景、产品布局、销售团队等多个因素导致次新基金公司差距很大。但目前市场仍不存在寡头垄断,一些次新基金公司仍然有超车机会。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中心研究员杨晗表示,2016年6月,证监会进一步简化了基金公司的设立审批程序,并允许专业人士持股,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公募业务意愿。
“截至2019年底,2016年之后设立的次新基金公司共计27家。目前非货币资产管理规模过超过百亿的基金公司有4家,分别为鹏扬、华泰保兴、汇安和睿远基金,属于在成立后发展较快的基金公司。而其他次新基金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及产品数量上仍较为落后,行业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杨晗介绍道。
而就产品发行及市场热度而言,公司近况分化也非常明显,有些公司产品募资屡屡成为“爆款”;有的收到批文后至今“鸦雀无声”,一基未发;还有些公司旗下产品募集不乐观,频繁延长募集期,甚至在成立后不久即遭遇大额赎回。
在杨晗看来,新设立基金公司发展分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是否发挥股东优势。新基金公司设立初期的品牌效应无法与老牌基金公司相较,此时股东背景强大的基金公司更容易募集资金。比如睿远基金,爆款频出背后离不开陈光明、付鹏博的号召力。
第二,是否在产品线布局有特色。新基金公司成立后,最初在产品线的布局上需要结合自身优势实现差异化。比如鹏扬基金作为私募转公募的代表,在业内以债券投资见长。公司规模增长主要依靠固收类产品。第三,渠道销售团队是否具备实力。同样以爆款基金产品睿远均衡价值为例,成功募集背后离不开前期各销售渠道的大力支持。好的产品同时需要强大的营销团队作支撑。
华南一家次新小型公募市场销售部总监助理表示,“品牌效应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是否有明星的投研团队,但明星团队的口碑是团队成员在过去很长时间内的职业生涯中通过长期业绩和品牌塑造才达成的结果。很多次新公司投研团队来自券商资管或者有私募背景,在知名度的积累上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她认为,除品牌影响力的差异外,还有每个公司的管理团队资源禀赋的差异和公司发展战略的差异,比如管理团队在销售渠道端、机构端的人脉积累,对公司长远发展的定位,都会造成起步节奏的不同。不排除有公司长远定位做“精”,而非短期追求爆发式规模增长的情况。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她看来,大众的注意力主要跟着代销渠道和舆论引导走,所以次新基金需要在做好业绩的基础上坚持在零售方向上投入资源,并且运用创新性的传播和销售推动模式,在零售市场上做出差异化的品牌运营。零售无论在爆发力和持续力上都有不可估量的潜力,未来的市场空间足够大,也会有次新基金的天地。
至于长远来看次新公司如何做大,她指出布局零售市场也不是唯一路径,每家公司还是要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创业初衷、团队构成制定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这其中最核心的还是通过搭建团队,嫁接资源,构建风控体系等方式做好长期的投资业绩。总之市场并没有到寡头垄断的阶段,次新基金仍然有逆袭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