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继伟:“双循环”下更需高流动性国债市场
12月8日,在中国国债协会主办的“锚定高质量服务双循环――新格局下政府债可持续发展研讨”政府债研讨会上,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冯健身,财政部原部长刘仲藜、原副部长张弘力出席并就政府债券发展建言献策。
楼继伟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财政收支缺口可能会继续扩大,以帮助这些经济社会目标逐步达成。但是从长期看,财政赤字不可能无限扩大,最终将会收敛。因此,未来政府债还是要在结构上下功夫,关键着力点是在支出结构、债务结构、转移支付结构等方面做文章。一方面要调整支出结构,增加经常性支出结构占比。加大对消费的促进和刺激作用,扩大对医疗、教育、养老、托幼等民生保障设施的投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积极应对老龄化少子化,这些主要靠增加经常性支出占比。
另一方面,要优化债务结构,提高地方一般债占比,降低地方专项债占比。顺应促进消费、投资结构调增和群众美好生活的趋势。多数补短板的投资领域与公益投资相关,不属于专项债项目,部分投资可考虑通过地方政府一般债来满足。此外,还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缩小收入和公共服务差距,不断提升质量和效益。
对于国债的发展,楼继伟表示,当前国债市场规模太小、流动性不足,国债收益率曲线断续,是重要短板。在“双循环”格局下,金融市场会加大对外开放,更需要高流动性的国债市场对冲其他市场波动风险。
“目前较为可行、且相对容易操作的方案,是中央财政发行特别国债,将一部分央行持有的外汇储备购买过来,来解决国债规模、期限和流动性的问题。”楼继伟表示,特别国债购买的外汇储备资产,可继续委托央行管理。同时,央行可考虑主要依托交易国债来调节基础货币投放,减少外汇储备的变化对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冲击,并继续持有一部分外汇储备,用于汇率管理。
楼继伟认为,通过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在现实上是具有操作空间。国债规模打开,能够迅速匹配到对应的期限缺口,交易活跃度和流动性等问题也就大大缓解。特别国债的投资收益应覆盖其利息成本,这就有必要对外披露收益和投向情况。因此,参考各国对外汇储备管理信息披露管理的实践经验和做法,建立向社会公开外汇储备管理情况的披露机制。这对于财政政策,对于货币政策、外汇政策都将提供现代化、科学化的调控支撑,有效缓解货币投放、对外投资、汇率波动的现实压力,有利于真正建立现代化的财政金融体系,有利于提升宏观治理水平,有利于推进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在政府债的可持续发展上,冯健身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方面,可抓住当前国际市场负利率和低利率环境的有利时机,在合理控制海外主权债券规模、规避汇率风险和有效使用好海外主权债券资金的前提下,拓展国债筹资的海外来源,加大海外主权债券发行规模,降低国债融资成本,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另一方面,可参考国际经验,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对债券的实际需求,不断尝试探索创新,丰富债券品种结构,优化债券期限结构,并提前完善立法进行规范保障,更好服务于新发展格局。
刘仲藜指出,新格局下还应加强政府债券的立法工作,当前我国仍然以1992年制定颁布的《国库券条例》为国债的最高层的法律文件,全条例一共14条。受客观环境的限制,里面有一些规定已经不适合当前的情况,容易出现监管重复、监管空白、监管套利等等问题。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政府债券、金融、宏观调控等功能的发挥。我国需要进一步研究政府债券的立法工作,全面构建法治化保障。
此外,对于我国政府债务风险,张弘力认为,从短期来看要控制和减少存量债务规模,调整优化债务结构,集中力量化解存量集中到期的风险,保持债务规模合理可控。可以考虑中央适度增发国债,通过中央加杠杆来缓解地方杠杆过高的困境。通过从中长期来看,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从体制机制上建立起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