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那点事反着看更容易发现真相

楼市那点事反着看更容易发现真相

楼市那点事反着看更容易发现真相 更新时间:2010-8-17 0:10:04   如果要评选本周最热门社会团体,我会毫不犹豫地投票给中房协。中石油说要引导舆论,这个全称为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的社会团体,也大有要引导中国楼市的气魄。

8月12日,中房协副会长朱中一在海南博鳌的一个会议上透露,中房协已多次“上书”国务院,建议暂缓出台新的紧缩性房地产调控政策。朱中一的理由是:在目前的调控新政下,土地购置、开发投资等指标均在下降,房地产上下游产业亦受波及;加上今年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需暂缓出台新的紧缩性调控政策。

8月14日的《京华时报》上有记者与朱中一比较详细的对话,朱在谈话中进一步阐述了中房协上书的理由:现有楼市新政已经严重影响了开发商拿地,这也就意味着一两年后的住宅供应量会急剧下降,而刚性需求是不会变的,如果再出紧缩性调控政策,楼市会迎来更猛烈的报复性反弹。目前市场混乱,媒体的炒作严重扰乱了市场,对购房人的心理预期,以及未来房价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这时再出台新政,市场预期必将更加混乱。

有意思的是,新浪乐居的网民调查显示,近八成网民反对暂缓出台新的紧缩性房地产调控政策,且认为目前的新政远未达到调控的目的。这样的结果,不知道朱中一先生是不是已经看到了,如果看到,又会怎么想呢?哦,也许朱先生会义愤填膺地认为:媒体又在瞎搞了,又在炒作了,又在扰乱市场预期了,真是可恶之极。

在朱先生眼里很可恶的媒体,当然不止新浪乐居。事实上,在“中房协多次上书”的新闻报道出来之后,已经有N多家媒体兴高采烈地加入了质疑中房协的行列,也许朱先生又会很痛心,说媒体的觉悟太低,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谁让媒体总是习惯跟着那八成持反对声音的网民走。比如说8月14日的《红网》就发表评论文章指出:楼市博弈不应总是中房协的独角戏。作者认为,代表开发商利益的中房协上书很正常,但与中房协博弈的另一方却不见踪影。作者分析说:国务院怎么回应中房协的“上书”,取决于中房协的博弈方。显然,中房协的博弈方是广大购房者,购房者属于消费者,消协应是对应组织,但如果将购房者的“上书”寄希望于消协,恐怕全国人民都要笑了。至于地方政府和专家学者,就更不靠谱了。很多地方政府和专家学者,更习惯于站在开发商这头说话。作者因此指出:购房者无法形成直接的、专业的、有组织的利益表达,连中房协多次上书,也是中房协自己透露才知道的。

这篇文章说得很在理,但我还想补充一点:信息不对称的确是目前楼市最大的问题之一。比如说吧,前段时间国土部门清查出全国有1457宗闲置土地,但详细名单就是捂着不让大家知道,最后曝光这份闲置土地黑名单的,还是媒体。并且,国土部门对媒体曝光的这份名单真实性,也一直没做正式回应,看来,还是媒体跟广大买房人更亲啊。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必然是权利不对称,所以我想,政府部门在开发商和买房人之间,恐怕还不能完全做个中立者,得偏着点买房人才是。国土部捂着黑名单的手法,那是偏着开发商呢,千万不能学。

很多事情,反过来看,往往更容易发现真相。我想,现在的楼市,可能就很适合这样的“反向观察法”。

朱中一说,今年4月开始的调控新政,已经让楼市量价齐跌,所以不能再继续动刀了。但我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的7月楼市信息,却远没有中房协说得那么夸张。无论是房价还是土地出让情况,甚至是开发商投资情况,都与6月份相比没什么明显变化,“量价齐跌,影响巨大”这样的评语,不知道是怎么想出来的。中房协对调控新政的效果夸大其词,反过来看,恐怕恰恰说明了开发商已经有点扛不住了。

这个时候,要想让调控新政转化为房价切切实实的下降,调控力度不仅不能变弱,反而应该加强才是。前面几次的楼市调控都无功而返,就在于在关键节点上没能守住,开发商和一些地方政府一发牢骚,新政立马刹车转弯。其实中房协所谓的刚性需求和房价下跌影响经济安全,都是不折不扣的扯淡。你去看看有多少房子是卖给了“非刚需”,就会清楚知道中房协混淆投资和自主需求的用心。著名经济学家樊纲的回答更是一针见血:不要拿房地产投资下降影响GDP来吓唬人。

如今中房协多次上书,给出的信号很明显:本轮调控又到节点。是继续向前还是掉头回来,必须尽快给出明确答案。调控信号长期模糊不清,只能继续强化开发商和一些地方政府做“猪坚强”的决心,让调控面临更大阻力,让房价彻底回归理性变得遥遥无期。

□本报观察员 赵勇

三维测量仪

3d测量工具

仪测量仪

上一篇: 楼市调控进入关键节点政府决心不可动摇
下一篇: 楼市问责强化地方政府执行力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