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资产迅猛崛起价值投资渐成主流
从2019年到2020年,既是一年一岁间的新旧接替,也是前后两个十年间的切换跨越。
对A股市场而言,这两年更是重要的承前启后之年:2019年,科创板成功开板、新三板改革启幕、外资流入额创纪录、核心资产强势崛起、价值化风格渐成主流;2020年,新证券法将正式施行、创业板改革如箭在弦、各路增量资金源源而来、科技类成长股前景可期、“长牛行情”呼之欲出……
以2019年为转折,以2020年为新起点,资本市场的制度基础逐步夯实、投资生态迅速优化、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功能大幅增强。对广大投资者来说,转变思路、着眼长期、拥抱价值,方可不负这以十年为期的重要机遇。
回顾2019
2019年收官时刻,大金融板块猛然发力,使上证指数稳稳地站在了3000点关口之上。回望2019年,虽也曾有过波折,但最终,上证指数的年度涨幅超过20%,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年度涨幅超过40%,A股的这份答卷,足以让大部分投资者满意。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收盘,上证指数报3050.12点,年线上涨22.30%;深证成指报10430.77点,年线上涨44.08%;创业板指报1798.12点,年线上涨43.79%。
市场走牛离不开增量资金,北向资金去年全年净买入额达3517.43亿元,创互联互通后的新高。2018年,北向资金全年净买入额为2942.18亿元。
板块分化效应减弱
2014年至2015年的科技股行情如昙花一现,2016年至2017年的大蓝筹行情最终也难以延续。如何在蓝筹股与成长股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成为近年来A股投资者研究的课题。
在此背景下,核心资产这个概念应运而生。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德伦从3个维度定义何谓核心资产:一是要求公司具有核心竞争力,二是要求公司具有和全球同业龙头对标的能力,三是不再局限于某些行业或市值大小。
在各领域核心资产的带动下,2019年的A股终于摆脱了行业板块间的极端分化。首先,以食品饮料为代表的消费行业继续维持强势;其次,电子、通信等科技类板块下半年也强势崛起;同时,建材、地产等周期行业中的龙头公司一样表现突出。
东财Choice数据显示,以总市值加权,申万28个一级行业中,仅建筑装饰、采掘行业在2019年出现下跌,其余全部收获上涨。其中,食品饮料行业全年大涨77.41%高居首位,电子行业上涨74.08%紧随其后。
个股强弱差异拉大
虽然行业板块间的分化效应已减弱,但个股间的分化依然显著。核心资产的股价屡创新高,而部分基本面持续恶化的品种则渐渐被市场边缘化。
剔除年内上市的次新股,沪深两市2019年度涨幅排名前十的股票多数来自于科技类行业,不乏科技细分领域龙头。
一方面,乘行业东风,ETC领域龙头企业万集科技2019年股价大涨486.36%,高居两市首位。诚迈科技紧随其后,全年大涨477.75%。中潜股份位居第三,全年上涨400.44%。
另一方面,2019年也有12只股票被交易所摘牌,这一数量相当于2016年至2018年的总和。其中,因触发“面值退市”而被摘牌的股票多达4只,分别是雏鹰退、华信退、印纪退和退市大控。无一例外,业绩连年亏损是造成这些股票被市场抛弃的主要原因。
此外,2019年末,沪深两市还有53只股票价格在1元至1.99元之间,这些股票距离“面值退市”近在咫尺,而基本面疲软也是它们的通病。
由此来看,历次牛市中被高呼的“消灭低价股”口号或将一去不复返,在市场资金显著趋于理性的今天,“牛股牛市”“熊股熊市”并现的两极分化将成常态。
外资参与核心资产定价
“散户市”是过去人们描述A股市场时的常用词。近年来,万亿规模增量资金进场,使A股生态发生了显著变化。
去年四季度以来,北向资金配置A股的意愿再度回升。
截至去年12月31日收盘,北向资金全年净买入额定格为3517.43亿元,创互联互通后历年的新高。
自2018年以来,国盛证券张启尧策略团队发布了一系列外资研究报告,其中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外资已深度参与了以大消费为代表的核心资产定价。
以北向资金配置最多的食品饮料行业为例:选取食品饮料指数除以沪深300的比值,该数据过去几年与北向资金的净流入规模高度吻合。在外资大幅流入时,如2018年5月、6月以及2019年年初,食品饮料行业均取得显著的超额收益;而当外资流入放缓时,食品饮料板块则涨幅落后。
因此,外资的入场节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食品饮料板块的超额收益,对于食品饮料以外的消费龙头与核心资产,这个结论同样适用。
最新数据显示,北向资金的前十大重仓股较2018年末变化不大,少了两只股票:海康威视、伊利股份;多了两只股票:海螺水泥、平安银行。
从市场表现看,北向资金最新十大重仓股2019年股价全部上涨,且平均涨幅高达惊人的82.48%。其中,贵州茅台、五粮液等两大白酒龙头全年股价翻倍,格力电器、恒瑞医药、海螺水泥全年涨幅超过90%。北向资金对核心资产走势的影响不言自明。
投资理念悄然变化
2019年二三季度,北向资金的流入态势曾一度停滞,但此时食品饮料等核心资产较指数的超额收益仍在迅速扩张。
国盛证券策略团队认为,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境内投资者的投资风格与审美偏好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甚至从量变走向质变。
这种改变有些是主动的,有些则是被动的。因为在过去几年中,价值化风格多数时间能获取超额收益。换言之,在以趋势投资风格为主的A股市场,价值化风格正后来居上。
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常年习惯短线模式的投资者,在2019年也纷纷转变了思路。下半年以来的科技股行情中,部分细分领域龙头公司,不仅受到机构资金关注,也得到了大量个人投资者的追捧。
如壹网壹创、诚迈科技、漫步者等,这些股票在下半年股价大幅上涨的过程中,龙虎榜中屡次出现机构、游资同时买入的情况。而在2018年以前,机构与游资更多时候互为对手盘,并不会像2019年这般“共舞双赢”。
展望未来,机构普遍认为,外资长期流入趋势明确,理财、保险、养老资金等中长期源头活水也将持续流入股市。A股市场将逐步形成由长久期配置型资金主导的格局:机构将取代散户、居民间接持股将取代直接持股。在此背景下,A股的价值化进程也将不断向前迈进,推动A股定价与估值体系发生历史性变革。
兴业证券王德伦在其2020年度策略中继续坚定看多核心资产。他认为,在国家重视、居民配置、机构配置、全球配置的“四重奏”指引下,真正属于中国的权益时代有望正式开启,A股正在经历第一次“长牛”机会。2020年A股市场中枢有望逐步震荡抬升,建议把握结构性机会,长期持续看好核心资产走出独立牛市。
展望2020
展望2020年,A股市场是否会延续上涨之势?又有哪些被普遍看好的板块存在机会?就这些问题,上证报梳理了主流证券研究机构的2020年度A股策略,从各家之言中,展望2020年的市场趋势和投资机会。
A股今年走势如何?多数看涨
多数证券研究机构认为,2020年A股存在进一步上涨空间。支持此乐观预期的理由主要有:A股上市公司盈利见底回升;无风险利率下行;A股在全球资产中的性价比较高;货币政策将在通胀回落后打开调整空间等。但也有部分券商研究所保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今年指数整体上涨空间有限,需把握结构性行情。
其中,招商证券认为,A股每7年迎来一次两年半的上行周期,2019年恰是本轮上行周期的起点,预计2020年上半年市场更多以结构性行情为主,下半年伴随通胀回落及货币政策空间的打开,市场在更加宽松的环境下有望继续上涨。
中信证券提出,压制A股公司业绩的一些因素在2020年将明显减轻,基本面在逆周期政策、信用扩张、补库存作用下企稳回升。在宏观经济决胜、资本市场改革、企业盈利回暖的大环境下,A股有望迎来2至3年的“小康牛”。
在10家知名券商研究所的2020年度A股策略观点中,有6家券商较为乐观,另外4家保持谨慎的中性态度。
申万宏源证券表示,2020年A股公司盈利增速微幅改善,估值提升空间受抑制,全A指数整体的机会有限,对结构性、阶段性机会的把握可能决定胜负。
广发证券同样认为,A股历史上估值能连续两年抬升的情形寥寥可数,2020年盈利驱动大概率取代估值驱动成为主导。期望收益率不及2019年但仍大概率为正,节奏上先股后债,先价值后成长。
行情如何演绎?观点各异
至于全年不同时段的行情具体将如何演绎?券商研究机构观点各异:
招商证券认为,2020年上半年由于通胀压力仍存,市场更多以结构性行情为主。进入下半年后,市场在相对宽松环境下有望上涨。一旦指数在当前基础上涨幅超过20%,就会触发居民存款加速入市,市场也将加速上行,全年走势或呈现“」”形。
兴业证券同样认为,A股在2020年有望走出前低后高、先抑后扬的行情。
申万宏源、国泰君安则更看好2020年的“春躁”行情。申万宏源表示,“好高骛远,不如把握当下”,看好2020年春季行情。国泰君安认为,2020年一季度将是风格切换的关键期,看好成长风格。
中信证券则另辟蹊径,认为A股在2020年二季度和四季度表现较好。具体来看,预计二季度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改善,TMT和消费领涨。四季度基本面预期打开空间,工业和金融全面启动,指数涨幅相比二季度更大。
看好什么板块?科技股!
2020年似乎很有可能是科技股的“大年”,几乎所有券商研究所的策略首席都提到了2020年科技板块的投资机会。此外,消费、医药、券商、新能源车等板块也被多次提及。
天风证券徐彪策略团队表示,科技板块的超额收益将是后市的“主战场”,源自产业周期的支撑。徐彪认为,科技产业新周期有望开启,影响股价的核心因素是业绩趋势而非短期的估值贵贱。2020年,少部分公司牛市的推动力将从“外资持股前50”切换至“科技龙头50”。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认为,核心资产仍是2020年行情主线,但科技股和价值股将成为主角。其中,上半年看科技,下半年重价值。立足中国经济转型新动力,看好科技赋能的机会,具体包括5G带动的“To C”和“To B”全产业链、新能源车、化工、电力设备、机械等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强的龙头公司。
关于消费股,张忆东判断,2020年消费股可能会有点“褪色”。消费股更强调性价比,从盈利弹性看,今年市场将倾向于有科技含量的医药股,以及相对便宜的可选消费股。
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则强调,科技和券商将成为本轮牛市的主导行业。科技进步叠加政策红利将推动科技板块业绩回升。而股权融资大时代的到来,伴随着未来的业务多元化,券商板块业绩有望回春。
增量资金从何而来?内外联动
增量资金是市场的源头活水,2020年A股市场的增量资金将从何而来?银行理财子公司、北向资金、新成立的公募基金以及险资等,都有望给A股带来长钱。
国泰君安策略团队表示,相较2018年及之前年份,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建立对权益市场资金层面的影响是边际效应最大的。从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展业进度看,已开业8家,获批筹建有5家,拟成立的有20家,总计33家。国泰君安测算,2020年银行理财子公司对应的增量资金规模在1500亿元左右。同时,国泰君安认为,2020年新成立公募基金中,偏股型产品规模有望达到4900亿至5000亿元。
外资流入方面,MSCI等指数公司的纳入比例再次向上提升还需要时间,A股今年的外资流入规模可能低于预期。国泰君安策略团队预计,2020年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在2500亿至3500亿元之间。
除去银行理财子公司、北向资金,险资也将是A股市场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国盛证券结合当前保险资产总规模及权益类资产的监管比例估算,预计还有1.25万亿元的资金增量空间。
兴业证券王德伦策略团队认为,金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养老金的配置将会交给更加专业的投资机构。根据海外市场经验,随着养老金保值增值的需求加大,其将增配权益类资产。同时,社保基金入市规模不断提升,目前其所持交易类金融资产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5%。
广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戴康对资金面的预判则偏谨慎。他表示,社保及养老金入市节奏不确定性犹存,总量或低于预期。同时,银行理财子公司面临资管新规过渡期压力,流入A股的增量较小,但险资的权益类配置诉求有望增强,预计这路资金会持续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