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汉语+国际范=666!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水利+汉语+国际范=666!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近日,河南省教育厅发布推文报道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优秀毕业学子利用自身学科专业优势在国外的工作经历以及我校在国际化办学道路上的举措。
“在智利,工作中很多规范、程序和管理模式国内差别很大,经过领导和同事们的耐心指导,凭借在大学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养成的严于律己、刻苦钻研的精神,让我慢慢地熟悉了工作模式,克服了语言文化障碍,工作逐渐步入正轨。” 我校毕业生张瀚在回国返校时,与学弟学妹们座谈交流时这样说道。
张瀚现在就职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中国水利电力对外有限公司,担任智利鲁凯威能源公司总经理,经常奔波于秘鲁、厄瓜多尔、智利3个国家,负责总装机90MW径流式水电站绿地开发、建设及运营管理工作。
张瀚参与智利水利水电项目签约谈判
在印度尼西亚,我校2016届毕业生邓军现在负责当地民丹岛热电厂土建施工管理,他说“当地有很多中方参建的项目,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国际,华水的毕业生在国外的项目工作中也展现出了“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特色。
邓军在国外工作照
新冠疫情爆发期间,2018年从我校毕业的汉语教师志愿者苏晓琴带领巴基斯坦萨戈达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们组织了“与中国同在”的校园行活动,登上了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的官方推特主页,并被央视视频、Dailytimes和Dawn等国内外主流媒体进行报道。
我校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在巴基斯坦授课
我校作为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九所特色骨干大学之一,始终坚守“治水兴国”之初心,以服务国家战略、推进水利水电事业发展为己任。充分利用自身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送毕业生。近年来,先后有260多名毕业生被中水、中电、三峡集团等大型跨国企业聘用在波兰、迪拜、巴西、智利等国家参与当地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大量毕业生被所在的中国企业派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与各类建设项目;有300多名毕业生被派往10多个国家从事国际汉语推广和文化交流工作
在了解到马来西亚砂拉越州对于水利水电管理技术人才和汉语教师有大量需求后,我校在马来西亚砂拉越州州政府、中国驻古晋总领馆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等大型企业的帮助下,2018年与砂拉越科技大学合作在当地设立了第一个“汉语中心”。2019年又联合举办了孔子学院,实行“汉语+水利”的模式,为马来西亚培养本土汉语教师和水利水电人才。2020年,充分利用中国水电企业在全球水利工程建设布局的资源优势,积极配合国家“走出去”的战略,经过不懈努力,又与砂拉越科技大学联合举办了首个境外办学机构――“华禹学院”,首批开设马来西亚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急需的水利工程、环境工程和建筑学3个专业,助力中国水电企业“走出去”开展投资和建设活动。
孔子学院签约仪式
华禹学院
打造“汉语+”模式,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要适应国家发展大势和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谋划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培养造就更多优秀人才。根据国际间人文交流的需求,学校依托学科优势,基于水利水电行业发展,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培养本土化水利人才,不断拓宽国家化人才培养渠道,打造“汉语+...”人才培养新模式。
注重发展留学生教育
我校外国留学生教育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后因历史原因中断,于2015年底恢复招收培养外国留学生,重点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才需求。目前,共有来自沿线25个国家来华留学生150多人,涵盖本、硕、博三个学位层次,所学专业包括水利工程、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10个专业,“留学华水”品牌已经形成。当前,我校正在拓宽招生渠道,面向西班牙、法国等欧美国家招生。
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
留学生课外实习
积极输送国际化人才
我校先后在马来西亚设立孔子学院、华禹学院,为马来西亚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本土汉语教师和水利水电人才。努力打造中外人文交流品牌。此外,学校积极参与中国-非洲、中国-阿盟清洁能源合作境外管理和技术人员教育培训工作;与柬埔寨两所高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开展水利工程教育援助项目;水利部服务“一带一路”水利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即将落户学校,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教学、管理和技术人才。
积极引进优质资源开展合作办学
乘“一带一路”东风,学校依照国际间人才培养和行业发展需求,基于自身办学特色,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选择地先后与80余所境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合作高校有32所,入选“金砖国家网络大学”中方创始成员高校,被教育部确定为中方牵头高校。与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联合成立乌拉尔学院,成为“金砖国家网络大学”框架下的第一个跨国合作办学机构,设置的5个专业(土木、测绘、建筑、给排水和能源)均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急需专业。我校被欧盟认证为人才培养合作伙伴,与法国尼斯综合理工等欧盟国家知名高校开展多个双学位硕士联合培养项目,与乌克兰国立水与环境工程大学等4所高校达成本、硕、博三个层次人才培养协议。学校先后与英国提赛德大学、韩国启明大学、韩国仁荷大学分别举办了地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环境设计和物流管理专业等本科教育项目,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总规模2300余人。今年5月,学校又入选首批河南省“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积极为境外高水平院校落户河南发挥积极作用,助力中方高校双一流建设和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乌拉尔学院学生上课
推动师资队伍国际化
学校重点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创新拔尖人才两支队伍国际化培养,每年派出50余名教师赴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研修访学;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引进专家及其团队,建立高水平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将“派出和引进”并行推进,使学校的师资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
青年教师赴国外高水平大学研修
积极搭建产学研平台,深化国际科研合作
近年来,我校依托科研平台和学科优势,以产业需求与学科发展对接,获批高端引智项目23项、国家和省政府配套资助11项,与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等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设立金砖国家网络大学水工程与能源研究中心、中俄高铁研究中心、中韩物流工程研究中心、中德资源环境与地质灾害研究中心、智慧水利河南高等学校创新引智基地、河南省生态建材工程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国际平台,联合开展河流环境、污水净化、生态修复、地质环境等方面的研究。
2018年5月,我校作为主要倡议者和组织者,联合中国电建集团、汉能发电投资有限公司、河南水利投资集团等25家单位,发起成立“一带一路”水利水电产学研联盟,服务国际产能、产业合作,促进校企合作、校际合作获得有效衔接,致力服务国际产能产业合作,推动中国相关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此外,还入选国家能源局的亚太经合组织能源合作伙伴网络成员单位,参与水利水电等相关清洁能源领域科技合作。这些都为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并引起外方媒体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
坚持守土有责尽责,画好齐心抗疫“同心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战胜疫情。患难时刻见真情,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我校的合作院校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乌克兰国立生命与环境科学大学、乌克兰国立水利与环境工程大学等纷纷发来慰问信……
韩国仁荷大学教授第一时间向学校捐赠3000只防控疫情口罩,学校乌兹别克斯坦籍硕士留学生雪琳-马马达列娃向学校捐赠1000只口罩,学校海外校友赵琰等为*医护人员捐赠了18箱抗疫物资……
学校赴泰国、加纳汉语教师志愿者带领学生们为中国祝福:“巴基斯坦奶茶给武汉热干面加油!祝愿国泰民安,中巴友谊万岁!Pak Chin Dosti Zindabad!”学校赴巴基斯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亲手录制来自萨戈达大学孔子学院的大学生为武汉、为中国加油的视频发布在巴基斯坦官方推特上,同时也被央视频道收录,他们热情的欢呼共同见证着中巴友谊。在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之时,海外疫情暴发、形势日益严峻,学校积极联系驻外使馆和海外合作院校,了解当地疫情发展和防疫物资需求,向海外合作伙伴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紧急筹措口罩1000只捐赠给砂拉越科技大学、向疫情较为严重的英国、韩国、美国等国家的友好合作院校致信……
这些都体现了邻里之间的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尽管疫情肆虐,但华水和合作高校的国际化办学步伐并没有停滞,在筑牢抗疫防线的同时,有序推进了孔子学院、华禹学院、“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等各项筹建工作。担当是敢于承担的魄力。担当是化危为机的能力。
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与巴基斯坦人民为祖国抗击新冠肺炎加油
疫情防控期间,学校仍有50多名留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战“疫”无国界,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师生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与留学生同呼吸共命运,实行六级网格管理,精准掌握每一名留学生动态、心理和身体状况,合力守护校园;加强政府防控政策宣传和心理疏导,全力做好各项生活、学习等保障工作;在开展线上教学的同时,针对全球疫情严峻形势,向留学生讲述中国克服自身困难、积极援助国外抗“疫”这部生动教材,传递中国抗“疫”信心和勇气,做好共同维护国际公共卫生安全的舆论宣传引导工作,在留学生中引发了热烈反响。上述举措得到了省委书记王国生来校调研时的充分肯定。
把初心落在行动上
把使命担在肩膀上
在其位谋其政
在其职尽其责
在国际化办学发展的道路上,我校正在积极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理念。通过“汉语+”模式,我校在学生国际化培养和交流、师资国际化引进和培养、学科国际化建设以及国际化科研合作等方面不断迈向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