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日本著名风险投资公司,以及日本最著名的风险投资家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日本自卫队是做什么的,等同于军队吗?如何评价日本的右翼势力?日本自卫队是做什么的,等同于军队吗?与世界其他国家不同,日本没有国防军,宪法里规定日本不拥有交战权,不允许拥有军队,不允许向任何国家派遣军队。宪法规定日本只允许保留用于保卫自己的武装力量,所以称为自卫队。而自卫队归属于日本的防卫省。对于防卫省,大家疑惑很多?为什么叫“防卫省”而不是“国防部”呢?还有,这个防卫省到底是什么来头?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防卫省”和自卫队。
首先来聊聊这个“省”,“省”就相当于其他国家的“部”,古代日本通过“大化改新”,向当时的先进国家唐朝学习,把唐朝盛行的“三省六部制”搬了过来,一直沿用到现代。比如旧日本时代的陆军省和海军省,战后设立的国土交通省和文部科学省。为何要采用“防卫”二字,这一点,日本人心里很清楚,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之一,日本在投降后,被迫接受盟国提出来的所有条件,而这其中,尤以美国人的条件最为霸道。
踏上日本之后的麦克阿瑟,瞄准了两个目标,一个叫“非军事化”一个叫“民主改革”。而“非军事化”最典型的行动,当属“和平宪法”的诞生,这部宪法的核心在其中的第九条,一是日本放弃战争,二是废除军备。那么有人可能就会问了,日本如此做是不是意味着就完全放弃了武力?答案是没有,因为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规定“自卫权是主权国家的固有权利。”所以这就为日后自卫队的成立找到了法理依据之一。
1952年8月1号,防卫省的前身“保安厅”正式在东京挂牌成立,除了《和平宪法》的那一层约束外,时任日本首相吉田茂也有自己的想法。旧日本陆海两省的嚣张跋扈、独断专行、互相争斗、正是将日本送上了一条不归路,战后的日本绝对不能重蹈覆辙,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保安厅”便出现在世人眼前。当时的“保安厅”除了五大内部局(长官官房、保安局、人事局、财务审计局和装备局)之外,还监管着保安队(陆自的前身)和警备队(海自的前身)。这样一来,就避免了陆海相争的局面,省去不少事儿。
“保安厅”的第一次改名,在1954年,那年的夏天,对于日本政府而言意义重大。5月国会通过了《防卫厅设置法》,这就在法律层面上为防卫厅的设立立足了脚跟。紧接着在6月,国会又通过了《自卫队法》,为自卫队的成立解决了法律上最后的障碍。《防卫厅设置法》规定防卫厅作为日本政府行政机构设置的目地、所辖事务和组织机构。7月1号,“保安厅”正式改名为“防卫厅”,第一任长官叫做木村笃太郎。
虽然从“保安厅”变成了“防卫厅”,但它在日本政府中终究只是一个二级单位,成为正部级的一级单位才是最终目标。因为那样,才可以突显出政府对自卫队以及日本防卫政策的重视,同时又能体现出自卫队这支“有实无名”部队的重要性。
但是这条路岂能那么容易,从“厅”到“省”的一字之差,日本人整整花了53年,背后的原因也非常简单,如果一旦升级到防卫省,人们更担心,自卫队会偏离其“专守防卫”的职能,从而扮演更多传统军队的角色。这样一来,岂不是又要重复当年旧日本的老路,所以,日本国内反对与抗议声充斥不断,成为了“厅”转“省”之路上最大的障碍之一。
2001年,日本政府也来了一出“精兵简政”,将原来的22个省厅合并为12个,原来的二级单位“厅”基本上升级或合并为“省”,可唯独只有“防卫厅”没有任何变动。此时的日本政府在“防卫厅”的问题上比较谨慎,盯着巨大压力,完成了这次“精兵简政”但是好景不长。2006年6月,日本国会通过了防卫厅提交的《防卫省法案》,在国会占有多数席位的自民党帮了大忙。
三个月后,安倍晋三以自民党总裁的身份夺得国内大选,成为日本第90代首相。时间来到2007年1月9日,“防卫厅”正式升级为“防卫省”,而安倍的态度也非常明显。他将这次升级行动称之为自己作为总理大臣的骄傲,又提到这是将日本从战后体制挣脱出来,成为“建立新国家基础的重要一步。”这一步其实在更多人眼里看来,是最危险的一步。
首先,“防卫厅”完成“防卫省”的升级后,首相依旧是自卫队的最高统帅,但新设立防卫大臣将负责日本全国的国防事务,不仅可以独立提出法案,要求召开内阁会议,而且直接可以向负责预算的财务大臣提出拨款要求。除此以外,防卫省在发布所谓的“海上警备行动”等命令时,可以直接要求内阁召开会议予以批准。
防卫大臣不仅权力较之以前扩大了许多,而且在自卫队的任务划分上,也同样变了味。按照日本现行法律,自卫队不是军队,而是执行“基本任务”(诸如治安出动,海上警备行动和灾害救援等等),而像国际救援,联合国维和行动,反恐行动这些任务,则在《自卫队法》中被列入到了“杂项”和“附则”当中。但日本人也不闲着,顺带手将《自卫队法》也改了,将原先这些海外行动变成了自卫队的“基本任务”,换句话说,就是为自卫队走向海外扫清可障碍,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防卫省法案》的通过。
作为一个战败国家,日本在战后做足了功课,力求这个国家和民族不再重复当年的悲剧。但在日本政客的眼中,如何摆脱战后体制和成为一个“正常国家”,才是他们的目标,防卫省的设立升级正是如此,“兵者,不祥之器”用对了国兴,用错了则国衰甚至国亡,现在的日本,应当记住这句话。
如何评价日本的右翼势力?日本右翼势力起源于幕府末期,是日本保守势力中的极端强硬派,他们崇尚“皇国史观”、军国主义,主张通过侵略、征服来确立日本的国际地位。
日本右翼势力分为政治右翼分子、学术右翼分子和街头右翼分子。政治右翼分子原本在二战后被全面打压,但美国出于对抗共产主义势力的需要,同中华民国一起释放了包括岸信介、冈村宁次在内的300多名甲级战犯,又提前结束对乙级和丙级战犯的审判,导致日本右翼势力流毒得以延续。而1950年的吉田茂政府又开脱了18万军国主义分子,这为之后的右翼势力抬头提供了便利。在60年代,日本左翼势力发展势头迅猛,保守势力为了抗衡,拉拢右翼势力参与政治,而右翼为了能更好的在政治舞台存在,也一反常态的允许美国对日的一系列动作,近年来随着日本经济发展迅速和国际地位提升,日本右翼政治势力也加快了修宪的步伐。目前政治右翼势力以石原慎太郎、小泉纯一郎为代表。他们反对日本目前的和平宪法,主张修改宪法,扩大自卫队权利,发展军事武装,以军事力量排座次。
学术右翼分子,主要是从理论学术上支撑右翼势力,否定侵略历史,自80年代以来,一批学术右翼分子纷纷删改历史、著书立说,其代表人物有:田中正明、板仓由明、铃木明和阿罗健一等人,他们相继抛出了《南京大屠杀虚构论》、《“南京大屠杀”之幻想》、《虚构的南京大屠杀证据》等。以文化活动和学术交流为幌子传播右翼言论。
街头右翼分子,主要以右翼民间团体为主,截至2000年,日本右翼团体总数约为900个,总人数约10万人,已接近二战前右翼势力发展的顶峰时期。另外,现在日本右翼势力还包括很多由暴力团体转化而来的“行动右翼”,其中由日本国家公安委员会认定的暴力团体就有24个。日本“右翼理论家”荒原补水还宣称,若包括不公开的“西装右翼分子”(指具有右翼思想但没有参加右翼组织的人),日本右翼分子共有约350万人。
日本右翼分子恃强凌弱,欺软怕硬,信奉强权,信奉暴力,加上美国的纵容,已成为彻头彻尾的民族主义狂热分子。如果未来日本被这些人操纵,势必对爱好和平的人类社会造成危害。
关于日本著名风险投资公司,日本最著名的风险投资家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