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称将引导货币条件回归常态
央行称将引导货币条件回归常态 更新时间:2010-11-3 7:37:11 □继续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价格走势不确定性较大,仍需加强通胀预期管理
央行在2日公布的《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下一阶段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根据形势发展要求,继续引导货币条件逐步回归常态水平。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一表态意味着至少在年内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基调保持不变,而银行体系流动性可能将有进一步回落。
央行表示,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根据形势发展要求,继续引导货币条件逐步回归常态水平。
央行称,要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外汇流动的变化情况,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安排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期限结构和操作力度,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适度,促进货币信贷适度增长,既要满足经济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又要为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切实管理好通胀预期。此外,央行表示将继续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宏观调控要求和实体经济部门的信贷需求,安排好下一阶段贷款投放的进度和节奏。
数据显示,M2增速8、9月份持续以19%以上的较高水平运行,均超过6月末增速。较年内17%的增长目标尚有较大差距。央行报告认为,近期货币总量增速有所抬头的态势值得关注。9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1.7%,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充裕。
报告提出,下一阶段要执行好差别化房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加强对金融机构的风险提示,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贷款风险管理。探索建立和完善宏观审慎管理的制度框架,发挥其跨周期的逆风向调节功能,研究强化对具有系统重要性影响银行的资本约束和流动性要求等,保持金融体系稳健,防范系统性风险,增强金融持续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谈到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时,将“增强价格杠杆调控作用”提到“继续推进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科学定价能力”的前面,与前几期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表述有所出入,这或许意味着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将加快。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利率市场化有助于创造一个常态化的机制来解决负利率的问题,比如今后央行可以通过紧缩流动性,在市场化的环境下让商业银行推高利率。
报告在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时特别指出,当前价格走势的不确定性较大,仍需加强通胀预期管理。在流动性充裕和通胀预期较强的大背景下,富余资金必然寻找各种途径和出口,潜在的通胀压力须高度关注。此外,当前国内劳动力和服务业等价格趋升,资源环保成本加大,资源性产品价格有待理顺,也都可能影响通胀预期。中国人民银行第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未来物价预期指数升至73.2%,处于历史同期中的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