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收紧流动性措施或有后续
央行收紧流动性措施或有后续 更新时间:2010-1-14 14:00:48 央行出招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即在市场预料之中,又在市场预料之外。说其在预料之中,是因为确如一些学者此前预言,2010年将执行收紧流动性的政策,且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会先于加息,前天央行宣布的政策果然如此。说其在预料之外,则是因为央行此举大大早于市场的预期,多数机构判断会在春节之后收紧流动性。
回顾2009年,促内需,调结构,保增长,在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财政货币双重拉动下,中国经济顽强抬头,成为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最强劲的龙头之一。中国经济政策,被国际舆论赋予责任重托,受到更广泛和深刻关注。在此背景下,务实,也惟有更加务实,成为政策调整时的重要偏好。
从近期调整房地产行业的国十一条的推出,到国企利润考核指标的调整,再到上调存在存款准备金的这一重大货币政策变动,一连串的组合拳中,调控目标指向同一个―――市场流动性。流动性问题引起决策层关注,压泡沫是短期急务,而泡沫存在于楼市和股市当中。调整的手法是两手抓,两手都要见效,即一方面让国企把投向股市楼市的钱迅速抽出来,另一方面则直接冻结银行近3000亿资金。
单从货币市场管理来看,这是央行12个多月以来首次动用准备金率这一政策工具,直接冻结商业银行的资金。与此同时,央行已经连续两周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上行。而在去年第4季度,央行的调控手段还主要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资金为主。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之举,可视为进入2010年后,收紧货币供给的手法渐趋刚性。
刚性手段的使用,也是市场特征的反应。特征之一是当前流动性实际上处于一个历史性高位。这点,无论是外汇储备、贷款总额、M1、M2等各项公开数据,还是房价年度涨幅等,都在进行着直接的表达。尤其前些年,上调准备金是央行应对外汇占款的习惯性政策工具,在贸易顺差恢复时重新使用,政策效果更有可控性。
特征之二,刚性手段的提前使用,是更加注重市场博弈的结果。商业银行对于收紧货币的政策事先有了预期,这才有了今年头一周日均新增贷款超1000亿元的逐利冲动。虽然每年第一周和第一个月的信贷量均居高不下,但今年在收紧流动性和调整房地产行业政策的双重压力下,商业银行在迅速放贷的愿望更加强烈。商业银行按捺不住的冲动引致紧缩性手段的提前出招。
刚性手段的使用,另一方面也出于管理通胀预期的需要。由于前年12月和去年一季度处于相对谷底,鉴于去年11月的CPI已经转正,12月的数据料继续正增长,CPI在今年一季度有可能成为2010年的高点。在此预期下,加息是必然选择。由于经济刚刚转暖,乍暖还寒,加息会大幅提升资金成本,因此,上调准备金率成为央行的试应手之举。
总体来看,新年前后的系列经济政策,彰显了政府稳中收缩政策“不达目标不收手”的决心,目标在于均衡信贷投放、平抑房价、降低投资增速。在这三个方面未获得满意的数据之前,相对性的紧缩措施仍会不断出台。出于务实的考虑,并不排除先于美联储加息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