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制背景下上市公司提质有新目标及新路径
“肯定地告诉大家,这是一场硬仗”――虽然近年来上市公司质量不断提升,但是,以电影《金刚川》的这句经典台词来形容资本市场正在推进的上市公司提质工作仍十分贴切。
11月10日,中国证监会召开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动员部署会,对证监会系统扎实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进行深入动员、全面部署。会议指出,要深刻理解注册制背景下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要求,立足中国国情和资本市场发展阶段,主动作为、扎实履职,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抓实抓好。
笔者认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可以说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永恒主题,在目前注册制深入推进背景下,上市公司提质更是有着新目标和新路径。
首先,按照“三步走”的监管框架,注册制正在向其最关键一步――全市场实施注册制稳步迈进,这是上市公司提质的现实基础。
10月15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有关工作情况的报告时表示,近两年,证监会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方向,推动形成了从科创板到创业板、再到全市场的“三步走”注册制改革布局。
目前,注册制已经在科创板和创业板先后落地并平稳运行,由目前的“注册制+试点板块”稳步推进至“注册制+全市场”。虽然已经是注册制改革的第三步,但是从涉及存量上市公司数量和估值、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差异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维度、中介服务覆盖能力等指标来看,这第三步也将是最难的一步,考验全局性的改革智慧,也是上市公司提高质量的基础环境。
其次,注册制以及其配套的市场化、法治化理念,对于上市公司提质提出了与以往不尽相同的目标要求,因此路径也有所创新。
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不同于单一维度的改革,对于作为市场主体的上市公司而言,注册制与其不是线性互动,而是生态交互。
注册制以信息披露为规则内核,强调市场化、法治化运行,这就要求上市公司肩负起主体责任,狠抓信息披露质量建设,从源头把关,把真实、准确、及时、完整作为信息披露的生命线。只有这样,注册制的运行才能更为稳健;同时,稳健运行的注册制能够给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其所需的更高效的投融资环境、监管环境以及发展预期,从而形成一定程度上能够自我调节、良性循环的资本市场生态。
第三,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不仅是上市公司的责任,也是监管部门、中介机构,乃至投资者共同的“任务清单”。
本次动员部署会议要求,要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作为上市公司监管的重要目标,全面落实《意见》各项要求,细化任务分工,抓紧制定完善一批制度规则,推进解决一批重点问题,处置化解一批公司风险,确保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既见声势、更见实效”。
笔者认为,“见声势”表达了监管部门对于上市公司提质工作影响主体范围广度的要求,不仅是上市公司要进一步行动起来,中介机构、投资者也应各司其职。中介机构与资本市场生态紧密度最高,是上市公司与市场、监管、投资者的桥梁,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其他市场主体质量提升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呈现;投资者形成的合力则代表了资本市场的判断和导向,对于引导上市公司提质、引导产业升级有着明确的指引作用,投资者的市场化意见表达也应慎重而富有责任感。
“见实效”则体现了监管部门对于上市公司质量提升行动深度以及最终呈现的要求,监管部门有决心和信心让政策和监管效果真正落地。当然,“见实效”更需要市场主体真正投身于提质行动中,积极探索、抓住关键,从而突出实效。
笔者认为,注册制维度下的上市公司提质,虽然是一场硬仗,但也正如《金刚川》的铿锵誓言――是“职责所在”。只要市场各方,按照新目标前行于新路径,主动作为、扎实履职,不断增强合力,必然能将改革胜利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