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堵新规 淡季车市火爆上演
治堵新规 淡季车市火爆上演 更新时间:2010-12-11 6:54:28 刚进入12月,北京市一周就增加2.1万辆机动车,日均注册机动车3000辆,这一增长速度,超过前三季度和去年同期日均增量1倍。日前,交管局网站公布,截至12月5日,全市机动车保有量比前一周增加2万辆,达到471.1万辆,2万辆的增量只用了一周时间,这在以往年底的车辆增长中还未出现过。据了解,去年11月30日至12月6日的一周内,全市机动车净增9000余辆,年底前机动车增速基本保持在1万辆/周。今年同期机动车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00%。 火爆车市或许是新规出台前最后疯狂 不久前的一则消息引爆了本应是淡季的北京车市。有消息说,北京即将出台的治堵新政中,包括购车需提供停车泊位证和限制外地户籍人口购车等措施,上述消息,有关部门并未证实。不过传闻引起了车市火爆和买车位等现象。 12月6日,《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外全文发布。建议中提到,“十二五”期间,北京将制订防止机动车过快增长的措施,并研究利用经济手段,控制机动车污染和解决重点拥堵路段交通拥堵问题。此外,为减少市民出行需求,还将鼓励就近就业。 “十二五”期间,城市交通问题被列为北京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北京首次将鼓励就近就业作为交通需求管理措施提出。建议鼓励就近就业,从源头上减少市民出行需求。倡导文明交通理念,强化现代交通意识,鼓励骑自行车出行,提高绿色出行比例。建议还提出,将制订防止机动车过快增长的措施,研究利用经济手段,控制机动车污染和解决重点拥堵路段交通拥堵问题。强化交通管理,加强机动车管理和引导使用,加强交通执法管理、停车秩序管理和安全隐患治理,不断完善交通应急预案,建设和完善城市智能交通系统。 从影响2011年车市走势的直接相关政策而言,也是“负面”多于“正面”。一般认为,2009年出台的汽车购置税优惠、汽车下乡补贴和以旧换新补贴,都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2009年车市的高速增长。为了保证车市增长的持续性,其中购置税优惠2010年虽然打了“一半”折扣,但仍然持续了一年,汽车下乡补贴也延续一年,同时,汽车以旧换新补贴,不仅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标准,而且实施时间也从原定的今年5月31日止延长至今年年底。购置税对车市的拉动不屑说了。就连最初对车市带动不甚明显的汽车下乡补贴和以旧换新补贴,今年其实都拉动了汽车消费的巨大增长。商务部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车市的新车销售增量中,前11个月至少有34.7万辆与以旧换新补贴直接相关。 但2011年上述政策中,对于购置税优惠,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相关负责人日前已明确表示,随着国内汽车消费刚性需求与潜力逐步提升,明年购置税优惠政策肯定会取消。这意味着,2011年,消费者如购买价格10万元的1.6升及以下排量车型,仅在购置税部分就比2010年要多支付至少2317元。对于汽车下乡补贴和以旧换新补贴明年如何处理,是延续还是停止实施?目前有关方面并无明确说法。但据权威人士上周分析,汽车下乡补贴和以旧换新补贴当初是作为购置税优惠的一项“补充”措施出台的,既然主要的鼓励措施都取消了,作为“补充”措施的汽车下乡补贴和汽车以旧换新补贴,还继续实施的意义也不大。 北京明年限牌之说已经在市场上造成了明显反应,多个主流合资品牌的经销商均表示,开始出现缺货预订现象。 针对治堵新政和政策可能限制购车,尤其是外地人购车的传闻带来的车市火爆,日前,资深汽车研究专家贾新光认为,今年底的机动车暴增情况,可能与即将出台的“北京治堵”意见有关。专家表示,这种报复性地买车消费,不利于缓解拥堵,而且治堵是一系列的措施,即便是买车了也存在停车难等问题。“不能让政策全部变成了消费。” 北京“首堵”之城 当首都北京被冠以“首堵”这个尴尬名称时,“交通拥堵”这个现代“城市病”的最典型症候已经在中国各大城市显现,并在向二三线城市蔓延。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日前表示,国务院已经原则同意该市交通治理方案。 今年国庆前后,北京城多次遭遇严重大塞车,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北京城市交通问题的高度关注。9月17日,一场小雨袭京城,当日晚高峰,北京140条路段拥堵,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值。同样的情况,在10月18日的晚高峰再次上演。晚5时以后,二环全线没有一条畅通路段。 据交管部门统计,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目前超过450万辆,并且每天还在以1900辆的速度增长。10月20日,面对各方对北京交通世界“首堵”的评论,北京官员首次公开表态,将采取措施控制机动车数量。此前,北京对机动车一直是“不限制购买但引导合理使用”,这一表态意味着今后北京对汽车消费的态度很可能发生转变,由“引导合理使用”转向“限车”。 就在就近就业、绿色出行建议被公布后,有专家在回应北京鼓励市民就近就业缓解拥堵时就指出,这一建议的可操作性不强。现在北京城市规模日渐扩大,市民就业和住所所在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由于房价的高涨,居民买房越来越往郊区方向发展,郊区扩展面积如此之大,很难直接跟就业联系起来,除非有一个非常明细的配套政策。 中小城市蔓延“堵势” 据公安部交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99亿辆,其中汽车8500多万辆。全国667个城市中,约有2/3的城市交通在高峰时段出现拥堵。 有车族日益剧增,道路拥堵趋盛,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城市规模扩大,交通拥堵这一“城市病”正由中国一线城市快速向二三线城市蔓延,居民出行常常陷入苦不堪言的境地。 北京在2008年奥运会后启动限行,车辆根据尾号每周限行一天,该措施在实施初期取得一定效果。但两年后,机动车上牌量平均每月激增近1倍,限行成果被消耗一空,堵车现象再次困扰首都交通,能否缓解拥堵也再次成为尾号限行的最大争议。尾号限行是否直接导致北京机动车数量剧增,官方尚无定论,但两者之间不能说没有关系,有媒体调查,四成左右的有车族表示,会因为限行而为家里再买一辆车。于是,尾号限行应该取消或收紧。 这一话题热度在不断升温。有网友认为,尾号限行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反而给老百姓生活带来不便。 汽车产业与堵车之辨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1月最新发布的数据,2010年10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154.1万辆和153.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5%和25.47%,仅前10个月国产汽车的产销量就已超过2009年的全年水平。中汽协预计,今年全年国产汽车产销量有望突破1700万辆,将一举刷新美国此前保持的全球新车销量最高纪录。 北京交管部门最新的数据显示,每周,北京市机动车净增数量约1.8万辆。目前,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470万辆。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预测,到2012年,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将达700万辆,届时平均每小时车速将低于15公里。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未来中国汽车行业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目前,美国的汽车保有量是每千人800辆左右,欧洲和日本的汽车保有量是每千人500-600辆,而中国的汽车保有量是每千人25辆左右。中国较低的人均汽车保有量,也恰恰说明未来中国汽车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百姓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会有更多的家庭达到买车的最低门槛,这也将带动汽车行业的进一步增长。 上海的“限牌”,毕竟上海作为汽车保有量第二大城市,交通情况还算不错,限牌作用明显。然而,结果就是让为梦想奋斗的普通民众望“车”兴叹,路上的车也不会因此少多少,实施牌照拍卖除了能长期增加财政收入,并短期控制机动车数量或增长速度外,并不能缓解交通拥堵。甚至会让一些人钻空子以此牟利,诱发社会矛盾。另外,限牌一定程度上是制约汽车产业发展,也将断送广州地区许多汽车经销商的“性命”,许多人因此失业。 国务院原则同意的北京治堵方案,是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在11月30日市委十届八次全会上讲话时透露的。根据对外公布的《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将制订防止机动车过快增长的措施,并研究利用经济手段,解决重点拥堵路段交通拥堵问题。此外,还将鼓励就近就业,从源头上减少市民出行需求。将加强机动车管理和引导使用,建设和完善城市智能交通系统。 有专家认为,停车费提高可增加小汽车使用者的成本,减少小汽车的使用频率,但北京市采取调高停车收费价格的措施来得太晚,否则效果会更明显。还有专家表示,可进一步扩大差别化收取停车费的区域及提高收费金额,通过经济方式调节出行需求,让驾车者远离高拥堵区域。 如今,北京治堵方案尚未公布,已被冠以“史上最严厉治堵新政”。据称,方案或在本月20日左右公布,并征求社会意见。根据刘淇的讲话内容,北京将“尽快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修改完善后抓紧征求意见,平稳出台,认真落实,使治理措施尽快见效。”相关文章:庖丁解牛:12月10日两市活跃股点评12月10日两市活跃股点评12月10日两市活跃股点评12月10日两市活跃股点评房价路线图:数月调控未现实质降价“地产航母”又添新丁中建地产“十盘连发”上海郊区公寓楼板价首破2万城市化驱动土地升值北京“拆迁富翁”批量造宏源证券:给予北京银行“买入”评级日经新闻:日本将扩大对中国农产品出口